Na<,0.5>Bi<,0.5>TiO<,3>-Bi<,4>Ti<,3>O<,12>系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制备了<,x>(Na<,0.5>Bi<,0.5>TiO<,3>)-Bi<,4>Ti<,3>O<,12>(简记为xNBT-BiT,X=1-9,11,14,19,32,49)系列无铅压电陶瓷材料,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材料具有居里温度(T<,c>)高、机电耦合系数各向异性明显、老化率低等优点,可作为传统铅基压电材料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替代品,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Bi<,4>Zi<,3>O<,12>(简写为BiT)居里温度T<,c>=675℃,常温下为单斜晶相,沿c轴有3°-5°的倾斜,常被作为铋层状结构材料的母板结构,并作为基质材料进行改性研究。钛酸铋钠(Na<,0.5>Bi<,0.5>TiO<,3>,简写为NBT)是一种钙钛矿结构的弛豫型铁电体,室温下为铁电三方相,自发极化强度为38 μC/cm<2>。NBT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被认为是压电陶瓷无铅化最有希望的候选材料之一。本论文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xNBT-BiT系列压电陶瓷,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制备条件、结构、介电行为和压电性能,以期得到既有较高居里点,同时又具有较强压电性能的新。型无铅压电陶瓷材料。 (1)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xNBT-BiT系列压电陶瓷,得到了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xNBT-BiT系列压电陶瓷材料的合成温度在780-830℃范围,陶瓷的烧结温度为1050-1130℃,随着x的增大,陶瓷的烧结温度逐渐升高。烧结保温时间以120-150分钟为宜。制备的陶瓷需要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充分极化,适当延长极化时间有利于极化。本工作的极化是在180-200℃高温、8000-10000V/mm强直流电场下极化约30分钟实现的。 (2)对xNBT-BiT压电陶瓷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NBT-BiT压电陶瓷的密度比较大,随着x的增大,陶瓷密度逐渐减小。该系陶瓷进行的粉末X射线衍射实验显示,当x=1时,陶瓷为铋层状结构材料,其它组分则为铋层状结构与钙钛矿结构共存的复合结构,其中x=2的样品主要表现铋层状结构的特征。材料中铋层状结构成分的消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整个体系材料的显微结构都存在着片状的晶粒,但晶粒尺寸并无规律,随着x的增大,样品中颗粒状晶粒增多。部分组分中出现层状块形晶粒。 (3)开展了xNBT-BiT系列压电陶瓷介电性的研究。发现该系列陶瓷的介电常数和损耗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2时陶瓷的介电常数都很小,具备铋层状结构材料的特征。极化降低了样品的介电常数,但使得除x=1外的样品的损耗略有增大。在该系列陶瓷的介电温谱中,较高温度的介电峰均出现在665。C左右,且随着x的增大,该居里温度几乎不变,但在1MHz测试频率下的测试结果显示,当x=3时材料的峰值介电常数最大,此后随x的增大该峰值介电常数逐渐减小。当x=2时,样品介温曲线在3420C处出现拐点,表明陶瓷中有钙钛矿结构Na<,0.5>Bi<,0.5>T1O<,3>出现。当x>3时,样品介温曲线在342℃处出现新介电峰,在220℃处出现台阶,这都是材料中Na<,0.5Bi<,0.5>T1O<,3>出现并增多的表现,在220℃以下,样品介电温谱有明显频率色散现象,材料342℃处的介电峰具有典型的弥散性特征。 (4)开展了xNBT-BiT系列压电陶瓷压电性能的研究。常温下该系列陶瓷样品的压电性随着x的增大而升高。经过300℃退极化后发现,x=2时陶瓷的压电常数最大,x>2后,陶瓷的压电常数呈现出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但x≤8的组分仍可保持较强的压电活性。经600℃的退极化处理后发现,x=1,2时的样品温度稳定性较好,表现出明显的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的特点。当x=3.8时,陶瓷兼有NBT与铋层状结构压电材料的特征:即常温下压电活性较大,随着x的增大而增强,当x=8时样品3已达到32pC/N;高温时陶瓷压电性的温度稳定性较好,T=300-600℃温度范围内样品的退极化不明显,600℃高温退极化后,样品的剩余压电常数d<,33>仍在10pC/N左右。该系列陶瓷材料的机电耦合系数随x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且各向异性十分明显,尤其是在x较小的时候更加突出。样品的机械品质因数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其他文献
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应用中,通过非实测手段获取器件的干扰效应阈值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是唯一手段。分析了行间转移型CCD单像素饱和与串扰等典型激光干扰效应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发光问题研究已成为了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光学性质制
QCD瞬子是研究真空拓扑的一个重要途径。与瞬子相关的瞬子液体模型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半经典唯象理论。这一模型会引起一个非常有趣的机制——手征对称性自发破缺。由于瞬子液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PlasmonPolaritons,SPPs)是由纳米结构激发的在金属-空气界面传输电磁波,其电场能量幅度值随着与表面的距离增大而呈指数衰减,并且能量局域在金属表面的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