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生肖熟语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c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肖文化源于华夏文明,又传播到其他国家、民族和地区。尽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生肖动物的选择和排列上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地是,汉民族生肖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不仅在整个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汉语生肖动物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生肖动物与汉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发现生肖动物的多种特性在本质上与人类特征或者生活现象相类似,例如体貌外形、生活习性等等。这些相似的特征启发了人类对两者之间相似性的思考,用属于生肖动物的熟语来映射人类活动,表达对某一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通过对这些生肖熟语进行认知角度的分类梳理和客观的静态描述。分析汉语含生肖动物的熟语的隐喻类型,阐释其隐喻结构和语义特征,最后分析在汉民族文化背景下生肖动物熟语的文化内涵。我们深刻体会到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形象特点,并且生肖动物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全文共分为四章。文前有一个绪论,文后有一个结语。绪论部分主要点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价值,并对汉语生肖熟语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明确本文的写作重点,说明创新之处。第一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汉民族生肖文化的解读对汉语生肖熟语进行界定,确定研究范围。第二部分对隐喻的工作机制进行阐释,确定本论文理论依据。第二章具体分析隐喻在汉语生肖熟语中的使用情况,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汉语生肖熟语的隐喻类型分为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并具体分析了生肖熟语的隐喻的语义特征。第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阐释了汉语生肖熟语中隐喻的构成理据,具体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映射与合成理论、语义突显理论以及认知语境理论,深入分析汉语生肖熟语的形成机制,并将生肖熟语的隐喻分析引入到认知语境下,论述隐喻在生肖熟语中的生成机制以及隐喻的功用。第四章在文化视角下对生肖熟语进行分析,研究文化对生肖熟语的影响,通过联想、使用角度等方面的分析将生肖熟语的隐喻进一步细分为喜好型、厌弃型、敬仰型,从多个角度对汉语生肖熟语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深入地分析认知隐喻理论对生肖熟语隐喻现象的解释力。生肖动物在汉语语言词汇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通过对含生肖动物熟语的隐喻研究,可以为生肖熟语的认知结构创建新的理解模式,还可以进一步了解汉民族的思维方式。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海市企事业单位认真贯彻《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积极投身管理会计实践,并取得了初步经验和实效。为广泛交流上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人本精神是与中国古代当时高度发达的封闭性的法制文明相契合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历史永远是当代史,法律的特征在于重视传统,传
弹词,作为讲唱文学的一支奇葩,于明清之际蓬勃发展,不论是场上的还是案头的,都有广泛的受众,并留下影响深远、极具价值的作品。尤其是有清一代,许多文人参与弹词创作,于其中
宋代词学研究一直以北宋前期词坛为研究热点,北宋前期词坛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宋前期词人中,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等一直倍受研究界关注,而在词史上
为防止职务犯罪轻刑化,最高人民检察院采取职务犯罪案件一审判决上下两级院同步审查的新措施,强化了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在通过同步审查工作发现职务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程序
"网络空间"中"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标准,应当以"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同时存在的"双层社会"为背景,避免判断标准和判断视角的错位。应当深入分析网络空间中"公共场所秩
本文研究了先前涉足较少的同伴互评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试验和问卷调查,本研究得出结论,同伴互评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应在大
“与国际接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频繁使用的词语之一,它几乎用于各个领域,在盆景界也经常提及。但是,为什么要与国际接轨?哪些必须接轨?应该如何接轨?许多问题还是需要探讨的。
大学生自主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尝试,它所体现的是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需要,对大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