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区软土具有低强度、高可压缩性和低渗透性等特点,一般采用地基加固和深基础措施进行软土路基处理,以达到设计所需的沉降和承载力要求。水泥搅拌桩、CFG桩、高压旋喷桩等半刚性桩及塑料排水板、袋装沙井等柔性桩对软土承载力提高程度有限;而混凝土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作为软土层上的摩擦桩使用时,桩周土层对桩的承载力已达极限的同时桩身材料强度的很大部分却未完全发挥,存在很大的浪费且钢性桩本身造价较高。加芯水泥搅拌桩(简称“加芯搅拌桩”)是一种处理软土路基的新型复合桩基,其原理为水泥土搅拌桩中加入(压入或现场灌注)混凝土芯桩组成,是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符合国情、省情的新型复合桩。它将混凝土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综合应用,有机组合融为一体,发挥各自优点,取长补短,克服传统桩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加芯搅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相对于单一材料桩更为复杂,目前对加芯搅拌桩的理论研究尚未完善,国内设计规范未对其进行相关论述,仅有《加芯搅拌桩技术规程》YB-2007(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制)供参考,在广东地区软基处理采用此工艺的项目较少,本文所涉及到的会港大道工程(原江门港高新区公共码头疏港公路二期)项目也是江门地区第一个采用加芯水泥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的项目,本项目在前期进行加芯水泥搅拌桩处理设计时也得到武汉谦诚建设集团的技术支持与指导,其设计桩总长约288803米,完成试桩5根共计100米。目前项目已完成多向加芯水泥搅拌桩的检测工作,初步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本文将以会港大道工程(原江门港高新区公共码头疏港公路二期)项目作为实际工程项目依托,利用专业软件对加芯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分析,同时参考其它相似项目(深茂铁路DK175+193.5~237.5、DK176+337.5~487.5、DK181+997.98~DK182+200等路段),进一步总结该工法的一些技术特点,以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