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流行语以其诙谐幽默、时尚新颖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学生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他们在网络上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政府、社会和学界的热切关注。因此探讨网络流行语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语言表达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心。通过网络流行语管窥大学生思想状态,探究它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文章根据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历程,从语言自身、社会外部和社会群体内部等三个方面来分析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以及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形式。为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知晓、使用程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原因及思想影响等内容。笔者发现2016年大学生平均在线时长达每天6.9小时,高于中国网民的平均上网时间3.8小时,大学生已成为当前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群体中男生上网时间高于女生,班干部上网时间高于非班干部同学。大学生使用的网络应用主要是消遣娱乐型和学习提高型。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主题是时事政治、社会百态、时尚休闲和校园生活等。大学生知晓网络流行语的均值是2.88,基本是都知晓并且快要达到熟悉的程度。从大学生对网络网络流行语的评价看,总均值是3.33,评价最高的是文化类网络流行语,其次是经济类,之后是政治类,评价较低的是社会类。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具有双重影响,笔者主要从理想追求、爱国情怀、政治态度、恋爱态度、消费观念、现实表达和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梳理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积极及时有效应对,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面对且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学生同频思考,同向同行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关键。基于以上研究和思考,笔者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