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法与二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程度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ners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机用镍钛扩锉系统和B&L热牙胶充填系统将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分为一次治疗组和二次治疗组进行根管治疗。分析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根尖周指数评估两组术后半年根尖组织恢复情况,为医生提供根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数据支持,向患者做好术前交代,避免医患矛盾。方法: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门诊的患者,将确诊为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一次治疗组和二次治疗组,一次治疗组46例,二次治疗组54例。登记患者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口腔专科临床检查,通过X线片初步分析牙根解剖形态及牙齿病变程度PAI(Periapical Index,根尖周指数)。收集年龄、性别、牙位、疾病类型、治疗次数五种因素数据。指导患者在根管治疗前使用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的自我评估。医生根据分组对患者行根管治疗术。术后再次拍X线片,确定患牙根内充填情况。一次治疗组在局麻下完成,因此只记录二次治疗组诊间封药期间患者VAS和疼痛时长,使用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估二次治疗组B&L携热器切断牙胶时患者疼痛程度。一次治疗组和二次治疗组的患者在根充后24小时、3天诊室复诊,进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调查和医生评定。询问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7天、30天的VAS数值情况。术后半年,拍摄X线片评估两组患牙PAI。使用SPSS 23.0软件对两组根充术后疼痛值、PAI指数和五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二次治疗组54例患牙,诊间33例无疼痛,占61.11%;19例轻度疼痛,占35.19%;2例中度疼痛,占3.70%。诊间疼痛时长平均2.07天,VAS疼痛平均值2.09。2.二次治疗组携热器切断牙胶时,Wong-Baker=0,21例无疼痛,占38.89%;Wong-Baker=2,14例有点疼痛,占25.93%;Wong-Baker=4,10例轻微疼痛,占18.51%;总计24例轻度疼痛,占44.44%;Wong-Baker=6,9例疼痛明显,为中度疼痛,占16.67%。3.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根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7天、30天内VAS疼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术后24小时、3天时,简化McGill中PRI感觉分、PRI情感分、PR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术后24小时、3天时,医生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半年,复诊86人,失访率为14%。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PA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慢性牙髓炎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术后VAS、简化McGill PRI、医生评定、术后半年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治疗组在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高于二次治疗组(P<0.05),术后简化McGill PRI、医生评定、术后半年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术后12、48小时,性别对术后疼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疼痛程度高于男性。术后12、24小时,年龄对术后疼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的患者疼痛程度高。年龄和性别在其余时间点对术后疼痛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位、疾病类型、治疗次数影响因素对术后疼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法与二次法术后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术后女性疼痛程度高于男性,年龄大的患者疼痛程度高。一次治疗组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根管治疗,避免了患者的诊间疼痛和热牙胶充填时疼痛。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时长的情况下,建议慢性牙髓炎与PAI指数3级以下的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一次完成根管治疗,其中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长期随访。
其他文献
本文的目的在于基于保险视角下运用消防安全评估方法对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保障单位消防安全,使得火灾危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将消防安全
指出了环境监测的概念及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低碳生活与环境监测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环境监测机制。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儿童又是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对于他们的关注仅限于学业、成绩和安全,忽略了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对他们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在国外,对儿
针对机载雷达对低速目标检测能力较弱的问题,分析了常规处理和ΣΔ-STAP的原理,通过仿真,比较了常规处理和ΣΔ-STAP方法的改善因子曲线、平均输出杂波加噪声功率以及空域频
当前,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信息化助力社会经济全方位创新,文化多样化的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交流合作更加广泛。国际交流合作已经成为大学重要职能之一,是大学建设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既要以中国大地为根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也要在教育教学、学术科研与文化等领域,主动地与世界一流高校和教育机构增进交流合作,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快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