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全球水资源供求矛盾日渐尖锐,缺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重庆是一个结构性缺水的城市,研究如何合理持续利用水资源问题已成为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迫切问题。近年来出现的“虚拟水概念”和“水足迹模型”给水资源管理者提供了新的视角,突破实体水的局限,弥补了传统方法在成本、技术问题上缺陷,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引入了虚拟水概念和水资源足迹,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了虚拟水及其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全面概括重庆市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重庆市虚拟水的定量化和虚拟水消费以及对各产业部门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对重庆市虚拟水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1997年-2005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城乡虚拟水消费结构、各县市区城乡虚拟水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虚拟水消费模式由单一化不断趋向于多样化发展,虚拟水的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以及粮食安全都将是有益的,但仍不能过分追求西方奢华的消费模式。文章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2005年水足迹表明,虚拟水计算基础上的水资源足迹衡量不仅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情况,同时对重庆市以及我国短缺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启示,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贸易。本文选择以2005年重庆市40个县市区数据为例,采用岭回归方法,拟合得到以虚拟水消费总量作为STIRPAT环境压力指标,衡量人口、富裕度及其二次项、虚拟水消费强度的多元线性模型,分析了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重庆水系统的环境影响表明,人口数量是当前虚拟水消费的一个主要驱动因子。通过对重庆市实施虚拟水战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模拟分析得出,虚拟水战略的适度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当地水资源压力,而且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还研究了重庆市在保证粮食安全水平前提下实施虚拟水战略,可有效缓解重庆市的水资源压力和生态压力。最后提出重庆市应该适当的实施虚拟水战略,调整产业布局,并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科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