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无论是在历史进程中还是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虽宗教批判思想并不是马克思思想内容中的核心部分,但它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是马克思思想的起点,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对于宗教的批判使其回归人间,使人们逐渐清楚了宗教的局限性。马克思是前人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宗教批判继而转向对政治批判、哲学批判、经济批判等,探索出宗教是上层建筑的一种,并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因此本文在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参考与借鉴前人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的实际,从以下三个部分对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第一部分,对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主要包括施特劳斯的宗教批判思想、鲍威尔的宗教批判思想、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以及施蒂纳的宗教批判思想。在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德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并且政治和宗教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当时的德国十分的脆弱,想要改变这个处境,人们从宗教找到了突破口。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对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论文从马克思对宗教的起源、本质、功能以及消亡这四个方面入手,具体阐释了马克思对于宗教的认识。他关于宗教是如何起源的,对宗教的本质的认识,宗教的政治功能、道德功能以及文化功能的论述,宗教的发展规律及其消亡的论述。第三部分,探讨了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的价值与意义,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对宗教的正确认识,我国宗教事务的处理等方面都提供了思想指导。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环境也愈加开放包容,宗教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益处与问题也凸显出来。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思想为我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的制定,宗教事务与问题的解决等都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