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气管移植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ma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种异体气管移植后,受体长期需应用免疫抑制剂对抗免疫排斥反应,这会给受体带来众多的并发症。目前,最理想的是诱导受体对移植物形成免疫耐受,这样移植器官的组织结构、功能能正常存在,受体也没有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危害。该实验采取对供体犬免疫抑制剂预处理,诱导受体对移植的同种异体气管形成免疫耐受。材料和方法:实验用犬20只,随机抽取供体4只,余16只为受体。供体处死后取出气管,切取成3厘米长的气管段共16段,经预处理的8枚气管段为实验组,常规8枚气管段为对照组。受体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将气管段移植到两组受体犬腹腔内大网膜包埋3周后取出,行病理检查了解两组间免疫排斥反应的差别。预处理方法是供体手术前6小时给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750mg,甲基强的松龙2g静脉注射,实验组术后不用免疫抑制剂,对照组术后给予硫唑嘌呤1.5mg.Kg.d,甲基强的松龙2mg.Kg.d。结果:经预处理的8个气管节段,除1例出现重度排斥反应外均保持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只有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而常规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8个气管节段,3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例出现中度排斥反应,2例出现重度排斥反应,3例为轻度排斥反应。结论:供体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同种异体移植气管具有保护作用,能诱导对同种异体移植的气管形成免疫耐受,明显减轻对气管的免疫排斥反应。其机理是成熟DC在体内引起免疫排斥反应,而位于非淋巴组织的上皮及各种实质器官内的非成熟DC能分泌工L一10,诱导T卜论型细胞反应和通过Tr一l(tregulator一1)细胞下调D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破坏TH21/THZ平衡,并抑制IL一12合成,同时供体非成熟DC可经连通的淋巴管移动至受体淋巴结和脾脏T细胞区,诱导建立稳定的异基因嵌合体,可协助形成对移植物的耐受。气管抗原性研究表明,气管粘膜有强烈的抗原性,软骨膜、软骨细胞有弱抗原性。根据DC的来源及分布规律,气管组织内主要是未成熟DC,集中分布于粘膜和粘膜下组织。气管移植后血运建立前,首先大量粘膜及其它少量组织逐渐坏死,直接强烈的刺激未成熟DC,使其摄取细胞碎片抗原而趋向成熟、活化,当血运建立后,吞噬抗原激活的DC即通过淋巴管引流进入受体的淋巴结和脾中,呈递抗原给T细胞,经直接致敏途径诱发排斥反应。血运的建立使受体未成熟DC也进入移植气管,捕获抗原经间接致敏途径诱发排斥反应。在实验中应用环磷酞胺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供体,抑制了移植初期供体内未成熟DC 2沂扮 吉林大学硕士论文吞噬抗原及趋向成熟,使其对初期缺血而坏死的细胞抗原致敏无反应性,截断直接致敏途径;血运建立后,供体未成熟DC移行进入受体淋巴组织中形成嵌合现象,诱导受体对移植物产生免疫耐受,同时供体粘膜的脱落,血运建立后粘膜的受体化,使强致敏原消退,受体未成熟DC的进入,同样处于不激活状态,因此截断了间接致敏途径。免疫排斥反应激活的途径被截断,使移植物不用免疫抑制剂而获得长期生存,诱导了免疫耐受。在气管移植中,采取术前预处理,简单易行,术后对受体不用免疫抑制剂,减少对受体生理机能的干扰,减轻因移植带来的各种并发症,这一途径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由于交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中良好的固定作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最初为保护骨皮质内膜血运或减少对其损伤,防止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防止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一些作者建议用
目的:髋臼双柱骨折继发性匹配是 Letournel 描述的一种理论上的状态,即当髋臼双柱骨折时,由于前后柱可以同时围绕股骨头旋转,从而使髋臼的关节面与股骨头仍然保持匹配的状态,也就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感染的特点,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临床分离的318株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ESBL确认试验(NC
一 研究背景 既往认为闭合性椎动脉损伤发生率较低,无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并非如此。Biffl等报道0.53%的闭合性创伤患者合并椎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患者脑卒中的发
目的:评价X线片判断颈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孔道的准确性。 材料和方法:正常干燥C3~C7人尸体骨,共8个。正常人尸体颈椎标本C3~C7共8具,保持椎体连续性。直径2.5mm的钻头72枚。用HI
文章介绍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外搭铁式发电机和内搭铁式发电机两种励磁电路控制方式的区别,阐述了电压调节器故障的处理方法。
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法,定量研究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的相互作用。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当归黄芪不同配比(0∶1、1∶5、2∶5、2∶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腹部异位胰腺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腹部异位胰腺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行多层螺旋CT诊断,回顾分析患者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器械—有限扩髓动力加压髓内钉,并对其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初步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1)充分研究股骨髓腔形态和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
目的:建立离体的大鼠心肌线粒体缺氧模型,从线粒体膜的渗透性转换(MPT)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测定来观察异丙酚(propofol)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的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方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