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掌握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及重要影响因素,为我省制定针对贫困农村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政策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4个县8个乡镇16个贫困自然村共调查了4831名6岁以下儿童,通过回忆访谈法对儿童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儿童进行身高测量、体重称量,并采集儿童指尖血,于现场开展血红蛋白的检测工作。按照国家项目办建立的Epi Info数据库省级工作组进行数据双录入、比对,核查原始问卷并修改。Z评分的计算是通过Epi Info中的Nutrition模块实现,用来评价儿童营养状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我省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一、儿童生长发育水平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男、女童身高均在1.5岁后不同程度的低于2005年九市郊区平均水平和WHO标准;男、女童体重均在2.5岁后不同程度的低于2005年九市郊区平均水平和WHO标准。二、儿童营养状况2.1儿童生长迟缓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8.4%、8.8%、6.4%和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21,P=0.071);男、女童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8.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5,P=0.011),男童高于女童。2.2儿童低体重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0.6%、10.9%、12.6%和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2,P=0.440);男、女童低体重检出率分别为10.4%、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27),女童高于男童。2.3儿童消瘦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消瘦检出率分别为6.2%、7.4%、9.5%和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62,P=0.011);男、女童消瘦检出率分别为6.9%、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9,P=-0.084)。2.4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迟缓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54,P=0.000),经两两比较(P=0.003),0~岁组较其他年龄组最低,5-6岁组较0~岁组、1~岁组最高。2.5不同年龄段儿童低体重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低体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59,P=0.000),经两两比较(P=0.003),0~岁组较1~岁组、5~6岁组最低,1~岁组较其他年龄组最高,5~6岁组较3~岁组、4~岁组最高。2.6不同年龄段儿童消瘦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消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01,P=0.608)。三、儿童贫血患病检出情况3.1不同年份儿童贫血患病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分别为23.4%、30.7%、16.0%和26.7%,不同年份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42,P=0.000)。3.2不同地区儿童贫血患病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地区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39,P=0.000),经两两比较(P=-0.008),康乐县贫血患病检出率连续3年高于清水县。3.3不同性别儿童贫血患病检出情况2006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男、女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分别为24.3%、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7)。3.4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检出情况2006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81,P<0.001),经两两比较(P=0.003),0~岁组高于3~岁组、4~岁组和5-6岁组,1~岁组高于4~岁组和5-6岁组。2007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67,P<0.001),经两两比较(P=0.003),0~岁组高于3~岁组、4~岁组和5~6岁组,1~岁组高于3-岁组、4~岁组和5~6岁组,2~岁组高于4~岁组。2008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155,P=~0.103)。2009年甘肃四县贫困农村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43,P<0.001),经两两比较(P=0.003),0~岁组高于2~岁组、3~岁组、4~岁组和5~6岁组,1~岁组高于3~岁组、4~岁组和5~6岁组。四、儿童营养不良及贫血的影响因素4.1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康乐县儿童生长迟缓检出率高于清水县;男童生长迟缓检出率高于女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患生长迟缓的风险升高;汉族较回族及其他民族儿童更不易患生长迟缓;随着儿童父亲文化程度的逐级升高,儿童患生长迟缓的风险下降;家中养殖禽畜的儿童更容易患生长迟缓。4.2低体重的影响因素康乐县、古浪县儿童低体重检出率高于清水县;女童低体重检出率高于男童;回族及其他民族儿童较汉族更易患低体重;随着胎儿胎龄的增加,儿童患低体重的风险降低;母亲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较其他职业的更容易患低体重;随着儿童母亲文化程度的逐级升高,儿童患低体重的风险下降;家庭饮用水窖水的儿童比饮用其他水源的更易患低体重;家中自己种植粮食比以市场购买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儿童更容易患低体重;加入计划免疫的儿童比没有疫苗接种手册的儿童更不易患低体重;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的儿童不易患低体重。4.3消瘦的影响因素康乐县、古浪县儿童消瘦检出率高于清水县;家中自己种植粮食比以市场购买为主要食物来源的儿童更容易患消瘦。4.4贫血的影响因素古浪县、康乐县和陇西县的儿童比清水县的儿童贫血患病检出率高;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贫血的风险下降;儿童看护人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的相对于看护人是父母亲的为保护性因素;近两周腹泻使儿童发生贫血的风险增高;儿童家庭生活饮用水源以水窖水为主的相比于取饮其他水源的更易患贫血;没有参加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患贫血的风险加大。结论我省四县贫困农村儿童生长发育水平仍不理想,近期、急性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儿童营养问题不可忽视,贫血尤其是小儿贫血问题依旧突出,针对甘肃贫困农村儿童营养现状及各类主要影响因素应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体质是身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等,是评价一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国外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研究以监测和实证研究为主。日本、美国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O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准,已经不能真正体现我们党加强社会民生建设的基
本文对我国意识形态观念淡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相应对策。
当今农业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加大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与利用,采取了维持或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
以烧结镁砂和电熔镁砂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结合剂作为基准,讨论了干式振动料的最佳粒度配合;试验、比较了几种结合剂特征性能和促烧剂的加入量,为中间包干式振动料在实际生
云南元谋小河盆地含古猿化石的主要层位有2个,时代相差约1 Ma。以黄色砂砾石层作为标志层,参考各含古猿化石剖面基底和现代海拔高度,盆内含化石层的晚第三纪地层可以很好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