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呈跨越式的发展,在其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软弱的地基等不良的地基条件,而新型建(构)筑物对其承载能力和沉降有着越来越高的工程技术性水平和要求,对软弱地基的设计和施工处理也已经成为了基础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复合地基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路基和水电地基处理工程中。基于此,本文提出和研究了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别是废旧轮胎包覆建渣桩复合地基、“三叶形”桩复合地基和格构式复合地基。目前,这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仍然处于技术探索和研究阶段,其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缺少试验和理论支撑,其沉降计算也无一定规范可循。因此,需要对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展开了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性状及其荷载传递机理的基础性研究,可为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结构设计和应用研究提供试验支撑和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受力单体的等效加固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相结合,从其沉降和承载力方面分析了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再根据胡克定律和所选微段的竖向受力平衡的条件,建立了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计算模型,对三种新型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单体的等效加固区域的室内静载模型试验,对复合地基整体沉降、桩土应力应变等重要内容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明确了废旧轮胎包覆建渣桩复合地基、“三叶形”桩复合地基和格构式地基的整体承载特性及实验室条件下的荷载传递机理。通过设置不同竖向荷载条件的静载荷试验,得到了其各自的竖向荷载-沉降曲线。明确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废旧轮胎包覆建渣桩体结构、“三叶形”桩体结构和格构式地基“#”字形地连墙结构与土相互作用时的地基沉降控制效果和承载特性。(2)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PLAXIS3D,建立了与室内模型试验等比例的复合地基的有限元模型,验证和探究了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受力单体的等效加固区域的极限承载特性,并与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系统地分析了废旧轮胎包覆建渣桩体结构、“三叶形”桩体结构和格构式地基“#”字形地连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的受力特性,其中包括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3)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针对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各自竖向增强体的受力特点,根据胡克定律和所选微段的竖向受力平衡的条件,建立了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计算模型,对新型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关系进行了分析。所得计算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吻合度较高,表明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为所提三种新型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