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肝星状细胞信号调控一直是近年来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研究中的热点。ERK信号传导通路由于参与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是多种信号交汇点或共同通路而受到关注。既往研究已经证实:乙醛作为一种刺激信号可以激活HSC增殖、分泌ECM,是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分子。ERK信号传导通路是否参与调控乙醛刺激的}tSC活化与功能改变及其意义报导甚少。本实验旨在探讨研究乙醛激活HSC后ERK的变化,以及HSC激活转变为mHSC,继而增殖、产生ECM、自分泌TGF β1等表型改变与ERK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揭示ERK信号传导通路在调控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功能改变中的地位与作用,为了解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治疗肝纤维化开辟新的途径。 方法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以及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后ERK表达的变化,以及不同剂量(20,50,100 μ mol/L)PDD98059对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中ERK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记数、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20,50,100 μ mol/L)PD98059阻断ERK活性后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原位杂交法检测不同剂量(20,50,100 μ mol/L)PD98059阻断ERK活性后对乙醛刺激的肝星状细胞I型胶原合成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凝胶电泳分析检测不同剂量(20,50,100 μ mo1/L)PD98059阻断ERK活性后对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TGF B。mRNA和Na+/Ca2+泵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1)成功分离出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得率及纯度较传统方法增高。<WP=9> (2)乙醛刺激卜ISC 5分钟后即出现胞浆表达的ERK向胞核移行,ERK胞浆表达逐步向胞核表达过渡,20分钟后达到高峰。这一过程并可被PD98059呈剂量依赖性阻断:20 μmol/l的PD98059部分抑制ERK核转移,50μmo/1时明显抑制,lOOμ1m01/l完全抑制。 (3)乙醛刺激HSC后明显促进细胞增殖、I型胶原蛋白分泌以及α1(I)型胶原mRNA、TGF B.mRNA与Na+,/Ca2+泵mRNA表达,刺激后MTT、细胞计数、ELISA、原位杂交、RT—PCR及凝胶电泳分析指标均明显增高,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4)PD98059抑制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I型胶原蛋白分泌、α1(I)型胶原mRNA及TGF β1 mRNA表达。20 μ mol/L PD98059对HSC增殖、1型胶原及TGF βmRNA表达抑制作用不明显(P>0.05), 50、100 u mol/L抑制作用明显(P<O.05或P<0.01), 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对肝星状细胞Na+/Ca2+泵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 (1)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后,ERK被显著活化。 (2)乙醛可以激活静息态的肝星状细胞表达Na+/Ca2+泵,并促进细胞增殖、I型胶原及TGFβ1mRNA表达。 (3)ER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调控乙醛刺激肝星状细胞的增殖、I型胶原合成及TGF β1mRNA表达的过程,但对肝星状细胞激活过程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