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临床缺乏成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为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狭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实现临床医护人员气道狭窄风险识别由经验向科学转变,早期预防气道狭窄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负担和改善临床结局,促进提升气管插管护理的质量与水平。方法:课题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质性访谈法找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的风险因素并形成指标体系条目池,通过Delphi专家函询法初步构建成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Delphi专家函询结果计算权重并赋值,最终形成成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构建的成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风险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气囊因素、插管因素、患者因素、合并症因素和药物使用因素)、24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60%和100%,第一轮函询有17位专家提出建议,意见提出率为63%,两轮专家函询的判断依据(Ca)分别为0.93和0.96,专家权威程度(Cr)分别为0.90和0.93;两轮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是0.15和0.16,变异系数分别为0.20和0.18。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各层级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均<0.1,其中气囊因素为0.2789、插管因素为0.2605、患者因素为0.2478、合并症因素为0.1103、药物使用因素为0.1025。结论:本研究确立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的成人气管插管致气道狭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狭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实现早期预防气道狭窄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负担和改善临床结局,进一步提升气管插管护理的质量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