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个人剂量当量Hp(3)和Hp(0.07)分别刻度眼晶状体剂量计和手部剂量计,建立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剂量测量方法。2.探讨热释光剂量计(TLD)和光激发光剂量计(OSLD)两种剂量计开展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受照剂量测量的可行性。3.调查不同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受照剂量水平,估算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和手部年剂量当量。4.为加强介入职业人员的防护及探索可行的放射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1.剂量计选择:选择热释光剂量计(TLD)和光激发光剂量计(OSLD)两种剂量计对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受照剂量进行测量;选择TLD对介入职业人员的手部剂量进行测量。2.剂量计刻度:利用WHO/IAEA国家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研究建立的剂量标准,以HP(3)进行眼晶状体剂量计的刻度,以Hp(0.07)进行手部剂量计的刻度。3.介入程序选择:选取临床上应用广泛或剂量较高的心血管介入、脑血管介入等7种不同的介入程序类型,包括下肢血管造影+支架术、脊髓栓塞术、脑部支架植入术、冠脉支架植入术、脑部栓塞术、全脑血管造影术、冠脉造影术。4.介入设备:选择包括单球管和双球管在内的5种不同型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研究。5.调查对象:对研究的7种不同介入程序类型,对参与手术的全部职业人员的眼晶状体和手部剂量水平进行测量,包括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及第三术者。6.测量方法:在介入职业人员的左眼佩戴同时装有光激发光元件和热释光元件的“组合剂量计”,右眼佩戴热释光剂量计,左手和右手手腕部佩戴手部剂量计,每种介入程序类型累计5~10例手术测读一次,得到介入职业人员单次手术眼晶状体和手部平均受照剂量。结果1.本次研究调查了7种介入程序共154例介入手术。2.研究的7种介入程序中,第一术者左眼眼晶状体剂量单次手术平均值从高到低分别为:下肢血管造影+支架术111.0μSv、脊髓栓塞术66.2μSv、脑部支架植入术41.6μSv、冠脉支架植入术21.1μSv、脑部栓塞术17.3 μSv、全脑血管造影术14.6 μSv、冠脉造影术10.2μSv。3.对于相同介入程序中同一术者的左右眼眼晶状体剂量水平比较,左眼明显高于右眼,前者为后者的2.0~6.6倍;同一介入程序中不同术者的眼晶状体剂量水平比较,第一术者最高,其次是第二术者,第三术者最低,第一术者为第二术者左眼眼晶状体剂量的1.0~1.7倍。4.在同一部位同时采用TLD和OSLD两种剂量计对7种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左眼眼晶状体的受照剂量进行同步测量的结果表明,OSLD测得值明显高于TLD测得值,前者为后者的1.2~4.1倍。5.研究的7种介入程序中,第一术者左手剂量单次手术平均值从高到低分别为脊髓栓塞术253.5μSv、下肢血管造影+支架术209.0μSv冠脉支架植入术97.6μSv、冠脉造影术59.2 μSv、脑部支架植入术54.2μSv、脑部栓塞术47.3μSv、全脑血管造影术34.0μSv。6.对于相同介入程序同一术者的左右手剂量水平比较,左手剂量明显高于右手,前者为后者的1.2~6.5倍;同一介入程序中不同术者的手部剂量水平比较,第一术者最高,其次是第二术者,第三术者最低,第一术者为第二术者左手剂量的1.4~2.8倍。7.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造影术的透视时间虽然低于脑部支架植入术、脑部栓塞术,但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和冠脉造影术时术者的手部受照剂量却高于脑部支架植入术、脑部栓塞术。结论1.本研究利用个人剂量当量H_P(3)的刻度,初步建立了使用Hp(3)测量和评价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剂量的方法;利用个人剂量当量HP(0.07)的刻度,初步建立了使用HP(0.07)测量和评价介入职业人员手部剂量的方法。2.本研究使用TLD和OSLD同步测量眼晶状体剂量,结果表明OSLD测得值明显高于TLD测得值,前者为后者的1.2~4.1倍。原因可能是两种剂量计在能量响应、角响应、低剂量测量以及HP(3)刻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3.在介入程序X射线能量范围内,通过本研究认为TLD经个人剂量当量HP(3)刻度后可以直接用于测量介入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剂量;使用OSLD测量时,尚需进一步研究刻度及校准方法。4.7种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眼晶状体剂量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下肢血管造影+支架术>脊髓栓塞术>脑部支架植入术>冠脉支架植入术>脑部栓塞术>全脑血管造影术>冠脉造影术。5.7种介入程序中职业人员手部剂量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为:脊髓栓塞术>下肢血管造影+支架术>冠脉支架植入术>冠脉造影术>脑部支架植入术>脑部栓塞术>全脑血管造影术。6.相同介入程序同一术者的受照剂量,左眼高于右眼,左手高于右手;而相同介入程序不同术者的眼晶状体和手部剂量,均为第一术者最高,第二术者次之,第三术者最低。说明术者站位会影响介入职业人员的眼晶状体和手部受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