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质押这种融资形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2013年至2019年,全市场股票质押总量从900亿上升到4.58万亿,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质押比例之高、质押次数之频繁、参与度之广泛等特点,己经引起监管机构以及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而近些年频频爆发的股权质押“爆仓”事件不得不引起肩负市场稳定责任的监管机构的重视。大多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事件会通过引发控制权转移风险、杠杆化风险、委托代理风险,进而影响上市公司股价。以股票为质押物的特殊的融资方式被称为股权质押。根据本文文献查阅范围内,许多学者认为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对公司股价变动产生影响。同时,股权质押引发的风险通过放大投资者情绪、公司经营杠杆、媒体关注度等也可能对股价波动产生作用。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2017年开始至2019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所有股权质押事件为基础,选取249公司的249次控股股东质押事件作为清洁样本,以此为基础研究创业板市场中股权质押的公告效应以及对股价波动率的影响。通过本研究,为中小股东切身利益以及监管机构更好的监管建言献策。研究以事件研究法为研究基础,计算创业板所有样本的股价变化和对应市场指数变动率,以股权质押公告日为基准日,研究窗口期为基准日前后5个交易日的股权质押公告效应。研究结论说明,在不同窗口期的公告效应表现不同。在股权质押公告日之前会有明显的负公告效应,其中在公告日前1个交易日(T-1)负效应最为显著。在股权质押新规发布后,负公告效应更加明显。本文采用带有GARCH模型修正的市场模型得出所有212支样本在股权质押公告日前6个月、公告日后6个月的股价波动率的拟合值。最后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公告日前后的两组拟合波动率序列差异,结论表明创业板股权质押公告日后6月与公告日前6个月的股价波动率差异是显著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在股权质押公告日后扩大。最后的实证步骤所使用的实证研究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大股东累计质押比例与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股价波动率关系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