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生产要素、国内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和同业竞争,以及机遇和政府角色等六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分析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基础条件,对各要素之间的互动进行了剖析,通过“钻研模型”分析工具,推导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已日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具有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结论。服务外包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美国、欧洲以及日本是全球主要服务外包发包国,面对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在接包市场形成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北美项目主要由印度承接,欧洲的项目主要由爱尔兰承接,东欧国家竞争地位日益强化,我国主要承接日本外包业务,但业务总量并不大。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的独有优势,但在培育本土企业上存在着不足,我国亟需明确服务外包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爱尔兰等国家起步较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结合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借鉴印度、爱尔兰的成功经验,本文从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角度,提出了我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原则,并从业务选择模式、国际市场开拓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构建国家竞争优势为依据,按照SWOT分析模式,从优势、弱点、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产业发展环境分解为62条细目进行了剖析,运用SWOT矩阵将四方面因素进行SO、ST、WO、WT组合分析,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中长期举措,以及对政府和企业关键举措的建议。在产业促进政策方面,对印度、爱尔兰、东欧等主要服务外包国家的政策进行了对比分析,梳理我国目前政策中存在的不足,结合WTO多边谈判情况,综合考虑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发展环境等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12条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