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舆情是社情民意最为直观的动态反映,是政府开展社会治理关键的战场之一,将舆情管控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着力点,有利于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每一名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一“麦克风”向全社会发声。互联网打破了过去由于阶级、地域等因素构筑的篱笆,让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任何一个社会事件中的舆情参与者。我国现阶段的舆情形式空前复杂。2014年3月份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发生的广场舞大妈与小区居民“以噪制噪”事件在短短10天的时间里席卷我国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给温州市鹿城区区委、区人民政府造成了极大的舆论压力。尽管最终在政府的努力下这一事件舆情得到了较好地管控,但依旧暴露出政府在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在舆情管控方面的无奈和不足。因此,如何因势利导,运用科学、高效的舆情管控手段,在新的社会形势下营造正确、健康的舆论环境,是政府提高科学化治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温州市鹿城区“以噪制噪”这一群体性突发事件为切入点,在对该事件各个阶段舆情发展动态及管控举措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指出政府在该起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舆情管控方面的成功与不足,并在结合国外在舆情管控方面先进做法,为我国进一步改进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管控提出合理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温州市“以噪制噪”这一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简单的阐释,以此为切入点指出舆情管控对于政府开展社会治理的意义与重要性,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明确。对本文中出现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等概念,笔者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单的说明。此外,本文还对国内外学者迄今为止在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管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罗列和概括,将国内外政府在这方面已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简单的述评。第二章,全面介绍温州市鹿城区“以噪制噪”这一群体性突发事件,以时间为轴将该事件分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舆情的发展动态和管控举措进行介绍与简要分析。第三章,分别指出温州市鹿城区在应对“以噪制噪”这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功与不足,着重指出存在前期研判能力不足,中期应对不力,后期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第四章,剖析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在本次“以噪制噪”事件舆情管控中各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从事件处置与舆情应对同步、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适应民间舆论场话语选择、做好事件舆情善后工作等方面提出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舆情管控的对策,为今后科学、快速、有效地应对该类事件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