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门与政府腐败的治理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非政府系统组织行为和服务活动载体,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行政组织与市场组织之外的非政府的、非营利性的、带有志愿性的,并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独立社会组织。它以维护公众的公共利益为基础,以从事公共服务、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为宗旨,通过非营利性的活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合法性、自主性、非政府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点。它的产生发展与政府行政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二者之间基于自身局限和组织发展的需要既相互合作,又展开竞争,既参与支持又监督约束,是一种复杂的伙伴关系。 腐败作为政治的伴生物,古今中外莫能例外。政府腐败具有顽固性、传染性、再生性、可转移性、渗透性等特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根源在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仅有国家权力的监督还不够,必须调动社会组织的力量反腐败。第三部门参与公共领域的管理事务,对政府进行分权、限权、控权,推进社会民主,从而有力地遏制政府腐败。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三部门的概念、特点、运行模式及其发展。 我国政府腐败的特点、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 发展第三部门,遏制政府腐败。
其他文献
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卷轶浩繁,那数以千万计、灿若繁星、恢弘壮丽的诗歌,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芒,尤其是那些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诗篇,受到了历史教育家的青睐,被推祟为育人的好教材。这些古诗题材广泛,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情感浓烈,文质兼美,用她们来陶冶学生情操、活跃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铸造民族灵魂再合适不过。  一、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功能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
期刊
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制度创新”的现实号召,制度创新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公共管理部门,如何提高制度生产能力,供给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
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和制度.其中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EIA),在控制和预防环境污染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环境质
引导大学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从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性决策。“选聘大学生村官”政策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然发展成为一场声势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如何通过引智工作这一桥梁,在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的争夺中搜寻到杰出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