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春、夏季节表层海水pCO2控制机制的演变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ona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即海洋吸收、转移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以及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循环机制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海洋科学诸多研究计划,如JGOFS、LOICZ、IGBP等特别是SOLAS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择典型的陆架边缘海—黄海海域,利用中国SOLAS计划的三个航次,“908”项目2006.07航次及2001.07航次,进行了表层海水pCO2的专项调查研究,获得了包括水文、化学、生物在内的丰富样品资料。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黄海春、夏两季表层海水pCO2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机制的演变,估算了整个海域海-气间CO2通量,确定了黄海海域作为大气CO2的源/汇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初春(3月份)黄海调查区表现为大气CO2的一个源,这主要是因为,初春3月份,黄海水性仍然较多地保持着冬季海水上下垂直混合的特性,富含高CO2的底层水不断上涌维持了表层海水较高的pCO2;春季(4-5月份)黄海表层水的pCO2近岸区及北黄海表现为大气CO2的源,这仍是海水垂直混合控制的结果。而在黄海中部冷水域出现了明显的低值区,是大气CO2的汇,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海中部跃层的出现,使得表层海水pCO2得不到底层的补充;另一方面,同样是由于跃层的出现,中部海域保留了冬季的高营养盐使得生物活动较强烈,光合作用吸收大量CO2所致。夏季黄海调查区pCO2高值区主要出现在35oN以北及沿岸区域,南黄海西部,以及长江口偏北方向的区域均为pCO2高值区,这主要源自下层海水沿陆架的涌升,富含CO2的下层海水涌升至表层的结果,而在北黄海则主要受控于温盐的影响;低值区主要出现在35oN以南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域,并且呈舌状向南黄海中部延伸,原因是长江冲淡水在冲出口门后,盐度为30的等直线可达35°N附近,长江冲淡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对南黄海的生物活动及碳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在羽状锋区,pCO2与叶绿素a的负相关性非常好,从而使表层CO2被大量消耗,导致了表层pCO2的低值。采用现场风速及Wanninkhof (1992)、Tans(1990)和McGillis(2001)三种模式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估算了黄海月际CO2通量,并计算了黄海春、夏季CO2通量。3月份的碳通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是大气CO2的源区,可向大气排放2.98×106tC,4月份和7月份的碳通量在量值上仅为3月份的十分之一左右,而5月份的南黄海,则表现为大气CO2的净汇区,可吸收-0.90×106tC。黄海海域在春夏两季均表现为大气CO2的源,春季的CO2通量为2.43×106tC,约为夏季碳通量的2倍。黄海春季和夏季共向大气释放3.54×106tC。
其他文献
对552名高职大学生(其中民办高校大学生289人,公办高校大学生263)人进行成就目标、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测验,并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的社会资本由社会制度导向下社会宏观资本和个体关系导向下社会微观资本组成。借鉴国外社会资本定量测试方法对不同类型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社会资本作了客观评
<正>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每接一个班,我除了给学生"见面礼"之外,还让学生也送给我"见面礼"——给我写一封信。我对学生说:"请每人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写三个方面的内容:1.
<正>在中小学,班规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必不可少的助手。但究竟为何某些班级的班规形同虚设,什么样的班规才能内化为学生个体自律性的习惯呢?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解读班规的价值
当前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实验操作不方便、实验可见度低和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强磁铁和磁性黑板的特性,搭建全新的实验平台,对原有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方面
海浪波高分布在海浪理论和工程应用中受到普遍关注。在海浪中,具有较大波高的波经常相继出现构成波群。波群中的波高分布对海洋工程和波破碎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波群中多个
运用DEA-C2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对企业管理效率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非DEA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 方向,为管理者调整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及充分发挥生产技术潜力提供了科学依
对国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患者依赖性分类法、疾病严重程度分类法和护理强度测定方法,旨在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