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氧化应激是指由于氧化物增多和(或)抗氧化物减少导致的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大量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氧化负荷增加。现在有重要证据表明氧化/抗氧化失衡在COPD损伤及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具有良好生物利用度和效应的有效的抗氧化剂。该类药物正在研发当中,将来必然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舒血宁是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但其作为抗氧化剂应用于COPD的研究尚不多。本研究拟通过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应用舒血宁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及临床症状的观察,证实氧化应激与COPD发病密切相关,研究舒血宁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氧化/抗氧化失衡的影响。 方法:选取健康查体者26人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年龄64.15±8.12岁。选择我院COPD住院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我国2002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均不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自身免疫病,也无消化道、泌尿道等其它系统的感染。随机分成2组:A组为舒血宁治疗组,30例,年龄62.69±7.31岁;B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年龄63.56±6.32岁。分别留取C组空腹静脉血及AB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5毫升,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维生素E的含量;并且对A、B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的评分。应用SAS6.1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首先对ABC三组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三组在性别比例及年龄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AB两组在病程、吸烟指数、症状评分方面亦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1、SOD含量:治疗前A组SOD含量为76.3±8.06Nu/ml,B组为78.10±10.08Nu/ml,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0.935,P>0.05);将AB两组合并作为COPD组,其SOD含量为77.3±8.90Nu/ml,正常对照组SOD含量为96.3±9.7Nu/ml,COPD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687,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SOD含量为98.20±1.22Nu/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672,P<0.05);B组SOD含量为88.78±8.24Nu/ml,虽然也比治疗前升高(t=2.145,P<0.05),但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组SOD含量比B组升高更明显(t=2.214,P<0.05),有统计学意义。2、MDA含量:治疗前A组MDA含量为10.61±2.76nmol/ml,B组为10.32±1.28nmol/ml,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268,P>0.05);将AB两组合并作为COPD组,其MDA含量为10.48±2.01nmol/ml,正常对照组MDA含量为6.48±1.18nmol/ml,COPD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536,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MDA6.57±0.43nmol/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635,P<0.05),B组MDA7.96±0.63nmol/ml,虽然也比治疗前明显降低(t=2.346,P<0.05);但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组含量比B组降低更明显(t=2.59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GSH含量:治疗前A组GSH含量为26.45±3.81mg/L,B组为GSH27.54±6.56mg/L,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16,P>0.05);将AB两组合并作为COPD组,其GSH含量为26.70±5.30mg/L,正常对照组GSH含量为38.46±6.60mg/L,COPD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463,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GSH39.6±6.40mg/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589,P<0.05),B组34.85±5.49mg/L,虽然也比治疗前明显升高(t=2.146,P<0.05);但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组含量比B组升高更明显(t=2.045,P<0.05),有统计学意义。4、VitE含量:治疗前A组VitE含量为4.42±1.06ug/ml,B组为4.62±2.30ug/ml,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t=1.675,P>0.05);将AB两组合并作为COPD组,其VitE含量为4.57±1.46ug/ml,正常对照组VitE含量为6.41±0.8ug/ml,COPD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342,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VitE为6.57±0.43u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2.789,P<0.01),B组VitE5.38±1.46ug/ml,虽然也比治疗前明显升高(t=2.396,P<0.05);但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组含量比B组升高更明显(t=2.478,P<0.05),有统计学意义。5、症状评分的比较:治疗前A组症状评分为7.83±1.84,B组为7.48±1.36,二者无明显差异;治疗第7天A组为4.32±1.08,B组为4.96±0.87,亦无差异;治疗第14天A组评分为2.38±0.78,B组为3.90±0.64,A组较B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t=2.398,P<0.05)。以两组出院时症状评分平均分值4为实验终点,两组住院日有显著差异,A组为8.20±2.35(天),B组为10.01±1.45(天),A组较B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显著差异(t=2.593,P<0.05)。 结论:SOD、GSH和维生素E是体内的抗氧化剂,代表体内抗氧化能力的高低,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代表氧化应激的严重程度。本课题观察到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MDA含量升高,SOD、GSH、维生素E含量降低,证实了患者体内氧化物生成增多,抗氧化能力降低,说明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存在氧化应激,其氧化/抗氧化系统严重失衡。本研究表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后体内SOD、GSH、维生素E含量升高更明显,MDA含量降低更快,从而证实了舒血宁能够纠正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具有确切的抗氧化作用。而且我们还发现舒血宁能够加速缓解患者的症状,缩短平均住院日,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皮肤恶性黑素细胞瘤(CutaneousMalignantMelanoma)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肿瘤,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近年来发现,BRAF基因在人黑素瘤中存在高频率的突变,是迄今为止在黑素瘤中发现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日益加剧,衰老及脑老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衰老及脑老化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倘若脑老化进展过快,便可能形成病理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造成重大的社会及经济负担。神经变性疾病因其不可逆性,目前尚缺乏有效缓解疾病进展的药物,因此探讨脑老化机理及研发有效延缓衰老、保护脑损伤的药物,对防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D-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