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联合应用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降低临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使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更加全面和准确,为壶腹周围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搜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诊断为壶腹周围癌的患者23例。所有的患者均行64排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前均做低张饮水的肠道准备。同时所有的患者均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其中对于个别患者在十二指肠镜检查基础上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且所有的患者均有病理结果证实。通过比较和分析壶腹周围癌CT增强扫描与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并且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两种检查技术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漏诊率和误诊率。同时判断两种检查技术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23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中,十二指肠乳头癌3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末端癌7例,胰头癌8例。统计结果显示:1、CT增强扫描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直接征象,还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以及胰腺周围有无脂肪间隙等间接征象。其中对于胰头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高。对于肠壁增厚及胆胰管扩张等病变特征的显示比较好,通过胆胰管扩张的情况可间接判断梗阻位置或者胆胰管狭窄程度,有助于提高壶腹周围癌定位诊断的准确性。但是CT增强扫描对于十二指肠粘膜及乳头形态、肠腔及胆、胰管的狭窄程度以及直径小于2cm的微小肿瘤等病变特征的显示比较困难,因此不能对肿瘤在腔内的生长方式和形态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估,可能会造成漏诊或误诊。此时可补充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2、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可以在直视下观察十二指肠粘膜及乳头的形态,对于肠腔及胆、胰管的扩张或狭窄程度以及直径小于2cm的微小肿瘤等病变特征的显示优势明显。其中对于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高。根据肠腔及胆胰管的狭窄情况也可间接判断肠腔梗阻位置及胆、胰管扩张程度。特别是在十二指肠镜检查基础上的ERCP检查技术,对于胆胰管扩张或狭窄程度显示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但其无法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等间接征象。此时可行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3、CT增强扫描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联合应用,既可以对肿瘤在腔内的生长方式、形态表现以及胆胰管、肠腔的扩张或狭窄程度进行有效的显示和评估,又可以有效的检出管腔内被CT检查所漏诊或误诊的直径<2cm或更微小的肿瘤。同时还可以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或血管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等间接征象。两种检查技术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对不同类型壶腹周围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其互补优势明显。统计分析显示,CT增强扫描与十二指肠镜检查技术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腔内、腔外病变特征的显示,互补性非常明显,使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更加全面和准确,同时还提高了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降低了临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T增强扫描和十二指肠镜两种检查技术对壶腹周围癌病变特征的显示各有优势和不足,两种检查技术单独应用可能会造成漏诊或者误诊。两种检查技术的互补优势非常明显,通过两种检查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对壶腹周期癌病变特征的显示更加全面和准确,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临床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最终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壶腹周围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