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临朐冯氏是明清时期一个有名望的家族。冯惟敏作为临朐冯氏中的一员,在文学、史志的创作与编纂上都具有突出的贡献。其中,散曲、杂剧、诗歌以及文是冯惟敏文学创作的重点。他以曲闻名,但也有着内容多样的诗歌创作。冯惟敏的诗歌创作主要历经嘉靖、隆庆两朝。诗歌的版本主要有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明俞宪《盛明百家诗》本、明康丕扬《石门集》本以及谢伯阳《冯惟敏全集》本。目前学术界对冯惟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散曲与杂剧,而对其诗歌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冯惟敏诗歌研究就是在分析其诗歌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提炼出其诗学理论。一、冯惟敏的诗歌从题材上主要分为山水纪游诗、寄赠酬和诗、哀时悯农诗、咏物诗,此外还有咏怀诗、咏史诗以及少量军事题材、民歌题材的诗歌。山水纪游诗突出了冯惟敏内心的纯净、对幽情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学情怀的感知;寄赠酬和诗体现了冯惟敏与友人之间真切的情感交流,同时也表达了冯惟敏或达观或忧郁的人生思考;哀时悯农诗是冯惟敏关怀现实的代表作,其中包括对百变大自然给人民生活造成影响之忧喜、对苛政给百姓带来无尽悲痛之哀悯;咏物诗往往托物起兴而且以咏物为主,抒情为辅。咏物富于浪漫色彩,抒情往往咏其“高调”。另外,冯惟敏以抒情为主的咏怀诗、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情感奋发昂扬的军事题材诗以及散发清新脱俗之感的民歌题材诗作,都使冯惟敏诗歌的思想内容丰富多彩。二、冯惟敏诗歌的艺术特色就创作风格而言,文雅秀丽与雄迈豪放兼备;就创作理念而言,既好古又尚奇。即在追寻汉魏唐宋诸名家古调的同时,又在选词、取景等方面追求新奇。三、冯惟敏的诗学理论包含“求诸性情”与“贯于理道”两方面。“求诸性情”主要体现在冯惟敏诗歌吟咏性情之自由不羁、抒写格调之奇特高亢、表达情感之真实灵动;“贯于理道”主要体现在冯惟敏诗歌对家学和儒教传统的继承、对忠君爱民之儒教思想的阐释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