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的文学性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nadohea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问》是《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共24卷81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它保存了秦汉以前的《揆度》、《医经》、《上经》、《下经》、《金匮》等20多本古医书的经典理论,阐释了阴阳五行说、藏象说、天人感应说、经络说等多种医理,为后来中医理论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素问》阐释医理的主要方式为“对问”,即通过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答,使医理昭然。且在对答的过程中,注意句子工整、逻辑严谨、观点明确、修辞灵活等。这样,《素问》不仅在中国医学理论史上意义重大,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介绍《素问》的历史流变及其“对问体”属性。经统计,《素问》八十一篇,其中七十篇是以对答形式展开对医理的讨论,故其为比较成型的“对问体”著作。且与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对问体相比,也兼有同异。第二章:分析《素问》的“问式结构”及问式的艺术特色。《素问》的问式结构包括单句、复句、句群三种,且运用较为灵活,具有简中有变,变中求简的特点;另问式的类型也较为丰富,有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三种,其中疑问句最多,也最能使岐伯等人充分、有力地展开对医理的阐述。第三章:探讨《素问》对式中,句子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以及对式整体结构的灵活多变。《素问》对医理的阐释过程严谨有序,使用了因果、并列、转折、总分、分总、递进等多种逻辑关系,且其对式整体性强,根据内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形成了直线流水式、二元对立式、曲折逶迤式、回环反复式等多种结构类型。第四章:讨论《素问》的整体审美艺术。《素问》在探讨医理之时,非常注重选词用句的简洁性与优美性,致使其韵律丰富而优美,句子工整而多变,语言精约而远奥,修辞娴熟而自如。第五章:阐述《素问》的整体情理品味。《素问》在对、问医理的过程中,有着情感、理性的冲突与融合,读之,便可感可知其明确的忧患意识、合理的爱恶选择、和谐为美的理性追求。
其他文献
为防止油井出砂,一方面要针对油层及油井的条件正确选择固井、完井方式,制定合理的开采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油层及出砂情况采用防砂方法。防砂方法有化学防砂、机械
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的体质、病源及环境条件三者有密切的关系.夏秋蚕占全年饲养量约60%,能否获得稳产高产,直接影响蚕桑生产的效益和蚕农收入.
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学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动能,不仅能够提高大学外语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
蚕桑生产是利国利民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搞好桑因建设,普及科学养蚕,积极开展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抓住市场,走产销一条龙,集约化生
监理企业的产品是监理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对现场监理工作进行考核,是每个监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由于工程监理工作性质和监理产品的特殊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