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的财务行为,财政部和教育部于2012年12月19日制定了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高校的规模也不断在扩大,固定资产作为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资产总量的比重也随着上升。为了更好的规范高校会计核算,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完善高校会计体制,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颁发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进一步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本文主要采取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A学院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提出在新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固定资产的重分类、折旧、以及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具体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概述了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内容框架,介绍了进行相关研究的原因。第二部分,对高校资产管理的定义进行了概述,阐述了固定资产的基本定义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的内容。第三部分,描述了A学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A学院在新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等现状问题。第四部分,深入分析了在新制度背景下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包括核算范围的界定、原值的确定、固定资产重分类和新方案的设计等。第五部分,在依据了相关理论后,针对A学院在新制度背景下面临的问题,给出了加强管理人员意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全面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定合理的折旧方案等相关建议。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新制度背景下个案的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以能够达到为其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的作用,保证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