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观察克氏针引导的镜外环锯技术(transforaminal kirs-wire guiding external trephination under endoscopy,ET技术)和传统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在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且在术中需要行腰椎间孔成形术的5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其中采用TESSYS技术治疗组患者34例和ET技术治疗组患者23例,比较此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出院时间的差异,以及术后48h、3个月、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系统评分(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分)和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Macnab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并发症,TESSYS组有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经保守治疗后好转。ET组患者术中平均透视次数和平均手术时间均少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下地时间及出院时间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7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了6个月的随访。两组术后48小时、3个月、6个月的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48小时、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各时间段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两组术后48小时、3个月及6个月各时间段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意义(P<0.05)。TESSYS组与ET组术后48 h、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与ET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特点,均能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2、通过对比分析,ET技术做到靶区定位、精准引导、直视切割、按需成形,手术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更少、手术费用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