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论是由维索尔伦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语用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则取决于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顺应论就是以顺应性为基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写和解释语言使用现象: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性。本研究尝试将顺应理论应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也是一种语言使用,写作过程就是语言使用者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就是要有意识地动态地去顺应语境关系、语言结构。为了检验顺应理论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作者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本研究以合肥滨湖寿春中学九年级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这80名学生分别选自两个平行班(1班和2班),每班40人,由同一名英语教师授课,选用同一本英语教材。1班为实验班,2班为控制班。在实验前,两个班都采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采用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而控制班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果教学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英语测试两种实验工具,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中所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和测试成绩。对于实验前后英语测试所获得的数据将在SPSS13.0软件的帮助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对于实验前后问卷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将采用归类和对比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处理,以补充和说明定量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顺应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不仅改变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态度,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但是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如样本相对较小,实验时间较短,对于英语教师的要求较高等等,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不足,作者为以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