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浸润性宫颈腺癌形态学分类、免疫组化表达(p16/PR)、HPV感染状况(PCR检测)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综合2003版WHO及文献中的形态分类标准对108例宫颈腺癌进行组织亚型分类。采用SP法染色,观察p16、PR在宫颈腺癌的表达情况。采用PCR法进行宫颈腺癌HPV-DNA检测。查阅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并随访预后。[结果](1)108例宫颈腺癌形态学分类分别为宫颈管型27例(25%),肠型19例(17.6%),宫内膜样型18例(16.7%),腺鳞癌9例(8.3%),胃型8例(7.4%),微偏型7例(6.5%),透明细胞型6例(5.5%),印戒细胞型5例(4.6%),绒毛管状型5例(4.6%),毛玻璃样型2例(1.9%),中肾管型1例(0.9%),癌肉瘤1例(0.9%)。(2)p16在宫颈腺癌的阳性率为86.1%,其中以肠型、宫内膜样型及透明细胞型阳性率最高,大于90%,而胃型和微偏型最低,小于60%,p16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宫颈腺癌的阳性率20.4%,以宫内膜样型阳性率最高,达66.7%,而胃型、微偏型、印戒细胞型、透明细胞型、中肾管型及癌肉瘤均未见PR表达,PR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腺癌HPV感染率为71.3%,其中肠型和腺鳞癌HPV感染率最高,分别为89.5%和100%,胃型和微偏型最低,分别为25%和42.9%。HPV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型别以18型最多见,其次为16型,两者之和占HPV阳性病例的74%。(4)HPV阳性组中p16以弥漫阳性为主,占p16阳性病例的87.5%,而HPV阴性组p16表达以小灶至斑片状阳性为主,弥漫阳性仅占p16阳性病例的23.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共71例病人进行治疗,其中5例单纯放/化疗,16例手术,50例手术+辅助治疗。71例随访结果显示5例失访(7.0%)。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临床分期、组织亚型和p16表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临床分期、p16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1)宫颈腺癌以宫颈管型、肠型、宫内膜样型及腺鳞癌多见。(2)p16弥漫阳性常提示与HPV感染相关,PR阳性提示可能具有宫内膜样分化。(3)大部分宫颈腺癌与HPV感染相关,但胃型与微偏型感染率较低。(4)HPV型别中以16和18型最多见。与宫颈鳞癌相比,18型与宫颈腺癌关系更加密切。(5)p16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