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加耳穴贴压治疗MGH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临床资料。 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要求的MG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耳穴贴压组(观察组)和单纯电针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主穴选用甲组—屋翳(双)、乳根(双)、合谷(双);乙组—天宗(双)、肩井(双)、肝俞(双);并随证型(每型)配伍2个穴位;常规刺法,一次1组,两组穴位交替进行;电针选用G6805-2A型,正负极分别接同侧屋翳、乳根与肩井、肝俞,疏密波,频率2Hz,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1次治疗30min,1天治疗1次,9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月经期间不治疗。观察组:针刺选穴、刺法、电脉冲所接穴位、波型、频率、电流强度、一次治疗时间、疗程均同对照组;贴压耳穴:胸、乳腺、垂体、神门、卵巢、内分泌、肝、肾、脾,每次贴压双侧,1次连贴3天后取下,中间休息1天,再贴,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共贴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乳房疼痛、乳块相关参数(大小、硬度、范围)及主要伴随症状的积分变化、异常月经改善以及临床总疗效,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组间构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两组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检验。 结果: 1.治疗前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乳房疼痛、乳块相关参数及主要伴随症状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2.乳房疼痛、乳块相关参数以及伴随症状: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1(除乳块硬度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房疼痛、乳块相关参数、主要伴随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而观察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异常月经消失率观察组也较对照组为优。 3.综合疗效: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2例,痊愈率为65.0%,愈显率(治愈率加显效率)为90.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23例,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痊愈率57.5%,愈显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差别;两组间的愈显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单纯电针、电针加耳穴贴压均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其愈显率后者优于前者。电针加耳穴贴压对患者乳房疼痛、乳块相关参数、主要伴随症状以及异常月经改善率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故耳穴贴压对电针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值得今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