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国家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世界性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鄱阳湖虽然总体水质较好,但也呈现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是导致水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后,残留物经暴雨径流的冲刷,相当一部分会流入河湖水体中,形成对水体的污染,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鄱阳湖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查询、发放调查表及实地调查等方法,对近年来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由1998年的Ⅲ类以上水质占主体,下降为Ⅲ、Ⅳ水质为主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析表明:2008年与1998年比较,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4.56%,农药施用增加了102.97%,农膜施用量增加了90.26%;畜禽粪尿年排放量居高不下,2008年达1486.15万吨,其中一半以上粪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在总养殖面积持平的情况下,水产品产量较1998年增加了73.07%,而且畜禽养殖与水产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迅猛,鄱阳湖的水环境呈现污染加重的趋势,截止2010年,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污染物来源还有增加的趋势。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重视不够;制度缺失;农业发展带来污染物数量增多;防控技术落后;防控难度大;气候与地理环境易导致污染等。根据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提出鄱阳湖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农业而源污染防控法规体系;加快机制创新,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行政管理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大胆尝试,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调控体系;加强引导,建立生态环境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紧迫性及实施途径,结合低碳生态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从发展模式、房地产战略布局、建筑节能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建设低碳城市,以期促进低碳型生态城
通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秦佑国先生与库哈斯的激烈对话,引出库哈斯建筑设计思想的探讨,同时以国外建筑师眼光看中国设计,反思当前中国语境下的建筑设计思想和发展方向。
分析了汽车变速器的速比与发动机特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关系,主要研究了汽车变速器的速比的分配规律和计算方法,并介绍了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各档速比的方法。
<正>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
<正>当前,语文新课改步伐加快,语文课堂面貌不断革新,体现了以实践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丰富人文素养的理念。但是,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笔者以
期刊
本文结合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特点对独立新风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VBA编写程序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室外环境参数、室内控制点温湿度和新风比等对以普通冷水机组为冷源的独立新风
以扬州第二发电厂2号雨水泵房工程为例,介绍了控制软土地基中沉井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具体阐述了沉井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案及阻沉措施,为软土地基上施作沉井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态水(层)指的是地球表面包括植被页叶面、根系、腐殖层、表层植被根系土壤层以及植物体本身所截留或涵养的水分,在水文循环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选择岷江上游毛儿盖地区
在阐述国外天然气液化工业发展的基础上 ,就上海 LNG站 ,从工艺设计参数、工艺流程、预处理工艺、液化工艺及储存和气化工艺等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 LNG站的运行方式对
路径规划是智能机器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多机器人路径规划要求各个机器人避开环境中的障碍物,同时避免机器人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找到从起始点到达目标点的无碰最优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