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公益组织已经脱离了传统的非营利形态,开始着手通过商业化的创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作为一种呈现组织内部发展逻辑的工具,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改变过程。这期间,以大学生公益组织为代表的公益组织群体往往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困境,改变并非易事。研究表明,资源拼凑是创业者打破资源瓶颈、应对挑战、创造机会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初创企业在资源匮乏时,往往会利用现有的有限资源进行拼凑,完成商业模式的相应改变。公益组织与初创企业面临的创业困境类似,已经有公益组织通过资源拼凑实现商业模式改变的成功案例,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针对这一选题,本文首先通过对资源拼凑、商业模式和公益组织理论的回顾,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产生影响的机理,构建理论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的方式,选择吉禾和米公益两个成功通过资源拼凑完成商业模式改变的公益组织,以其商业模式的改变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最后,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对案例的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改变过程进行编码,系统地研究了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内部要素以及整体改变的影响,并得到面临严重资源困境和转型迫切需求的公益组织如何通过资源拼凑行为推动商业模式改变的启示。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的改变有促进作用;2.资源拼凑对公益组织商业模式改变的促进体现在商业模式内部要素数目和要素间关系的变化;3.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公益组织的资源拼凑和商业模式改变方式有所不同。得到的启示如下:处在资源困境中的公益组织在谋求可持续发展时,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资源拼凑的方式,在发展初期应从组织内部着眼生存,在发展后期可从外部环境寻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