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VEGF-C、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性及与各临床病理学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乳腺组织进行VEGF-C、 Ki-67蛋白的检测,结果采用秩和检验(Wileoxontest, KrLlskal一Wallistest)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Ki-67蛋白表达位于细胞核中,为棕黄色颗粒。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5%和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5)。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的高表达率分别为14.29%、47.47%、7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35, P<0.05)。尚未发现Ki-67的表达情况受到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2. VEGF-C蛋白表达位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胞浆中,呈棕褐色;在癌旁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4.1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22, P=0.00)。≤50岁和>50岁的患者VEGF-C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9.35%和37.93%,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2,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8.18%和67.69%,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5, P<0.05)。 VEGF-C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的阳性率分别为42.86%、44.74%、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0.27,P<0.05)。尚未发现VEGF-C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3. Ki-67与VEGF-C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在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两者全部阳性40例,全部阴性29例,VEGF-C阳性Ki-67阴性25例,VEGF-C阴性Ki-67阳性26例,尚不能认为VEGF-C蛋白与Ki-67蛋白的表达存在相关性(χ2=2.45, P>0.05)。结论1.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提示肿瘤的增殖活性越强其恶性程度越高。2.VEGF-C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提示肿瘤促进淋巴管形成的能力越强,恶性程度越高,易发生转移。3. Ki-67与VEGF-C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提示肿瘤组织增殖活性的增强与促进淋巴管的形成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