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本机构收治的128例原发性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行疝囊横断后残端疝囊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设为试验组;患者行剥离及横断疝囊后残端游离于腹腔,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于本机构收治的128例原发性腹股沟斜疝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行疝囊横断后残端疝囊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设为试验组;患者行剥离及横断疝囊后残端游离于腹腔,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清肿、复发、切口感染、慢性疼痛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128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史、基础疾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手术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02+34)min和(97+3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7,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费用分别为(12813+2390)元和(12125+2205)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5,P>0.05)。(2)随访情况: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血清肿分别为8例、8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2,P>0.05)。试验组发生血清肿患者抽液量为20.00m L(4.00 m L,31.25 m L),对照组发生血清肿患者抽液量为42.50m L(23.25 m L,97.50 m 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3,P3 cm的腹股沟斜疝,横断疝囊后残端缝合于腹直肌下缘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减少术后血清肿抽液量,但我们的研究仍需要更多的病例及长时间的随访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功能研究及分子机制研究,评估miR-181b在胆管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其对胆管癌进展的影响、探索其生物学功能发挥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胆管癌中miRNAs差异表达谱,q RT-PCR分析miR-181b在胆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量;2、回顾性分析189例胆管癌患者和68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q RT-PCR分析miR-181b在胆管癌患者和健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桩蛋白(paxillin,PXN)与乳腺癌抗雌激素耐药蛋白(brest cancer anti-estrogen resistance 1,p130Cas/BCAR1)在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并对两者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选取恶性黑色素瘤80例,皮内痣(intradermal nevus)30例                                
                                
                             
							 
                            
                                
                                
                                    目的:生物人工肝系统(bioartificial liver,BAL)应用过程中临床肝衰竭患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和药物浓度对BAL肝细胞的生存影响巨大,因此,提高肝细胞的抗毒性能力可以促进BAL的应用效能。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改造能够应用于生物人工肝系统(BAL)的人肝细胞株增强其抗毒性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 2,SOD2)是抗氧化应激的重要基因,是清除细胞                                
                                
                             
							 
                            
                                
                                
                                    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s,EMT)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转移、化疗耐受的重要原因。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成为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及耐药的重要策略。尽管有许多对于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但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近年研究表明人类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gene,ALDH)是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重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Duodenal-jejunal bypass)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肝脏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及其降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1.通过高脂饮食和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十二指肠切断原位吻合术(假手术组,即Sham组)和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组(手术组,即DJ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3周测量大鼠空腹体                                
                                
                             
							 
                            
                                
                                
                                    目的:探究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对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SiewertⅡ型患者的近期手术疗效、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国内单家医疗中心2014年01月至2018年2月经腹行AEG根治加D2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及短期随访资料。根据界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有123例患者参加此项研究。并根据切除方式不同,分为近端胃切除术(PG)组34例,全胃切除术(TG)组89例                                
                                
                             
							 
                            
                                
                                
                                    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大脑是肺癌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预后也差。炎症是肿瘤的重要特征,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衍生的炎症复合指标如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目的:应用OCTA观察弱视儿童的视网膜厚度和血管密度、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在这项横断研究研究中,共纳入了83例弱视儿童及39例正常儿童,其中单眼弱视39例,双眼弱视44例,单眼弱视儿童的弱视眼及双眼弱视儿童视力较差眼合并为弱视组共83眼,对侧眼组39眼,选择正常儿童的最佳矫正视力较佳眼,双眼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时,选择右眼纳入正常对照组共39眼。通过临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一、成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目的:总结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确诊的19例CAEBV资料,对其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成人CAEBV患者中,                                
                                
                             
							 
                            
                                
                                
                                    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较大争议。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中“食管悬吊法”及“2.5野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可行的,即可在胸腔镜下达到101组淋巴结的满意清扫,但目前仍缺乏2.5野淋巴清扫术与3野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