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是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延安市近十多年来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为我国能源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陕北地区油气大规模的开采,资源勘探开发对区域环境带来的污染日趋严重,洛河流域水资源及河流沉积物石油污染状况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详细的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试,对北洛河流域油田开发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流域水质评价、沉积物和土壤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北洛河流域石油污染控制和治理提出了对策设想。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北洛河在自然状态下水质较差,主要表现在“高矿化度、高盐、高硬度”方面。洛河上游地区水质“三高”主要原因是洛河上游地下水补给区的白垩系、第三系地层含盐量高,地下水本身矿化度或含盐量高。目前,北洛河水域水质硬度和矿化度均较高,与钻井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有关。(2)陕北洛河吴起段、志丹段石油开发区的水质遭到严重破坏。从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2000年后,水质主要污染检测指标数值翻倍。六价铬超标;石油类、COD、挥发氛、氨氮超标。氯化物含量较高,多在250—1000mg/L之间,部分达到1000mg/L以上。几乎所有河流水已经完全不能饮用,大部分河段已经丧失灌溉功能,水质综合评价为V类水。(3)总体上洛河流域河流沉积物石油类污染程度较轻,属于未污染或轻度污染分别占到50%和27%,一些河段烃类污染较重,属于中度污染占到23%,污染较重的河段主要有宁塞川支流、洛河干流志丹河段以及周河支流。沉积物中PAHs总量为17.7~407.7 ng/g(干重),属于混合来源。北洛河流域沉积物中的16种优控PAHs及总PAHs含量均为超过ERL值,表明本区域沉积物中的PAHs尚未对生物造成不利的影响。(4)土壤样品的污染程度与不同环境有关。总体上讲,表层土壤污染程度较轻,大部分样品属于未污染或轻度污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39.3%和35.7%。重度污染样品主要分布在井场、公路、油污池及油井排污口,中度污染样品分布在井场附近农田及河水浇灌农田。(5)对烟叶、谷子、玉米叶、玉米籽、玉米根以及苜蓿草等植物进行了分析。植物样品PAHs总量变化范围为:30.6-439.4 ng/g,低环数(2环、3环)物质含量高。北洛河流域植物的PAHs污染水平远远高于国外的植物PAHs的含量,而与国内天津地区植物污染水平相当,这应给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本区植物内源苯并(a)芘质量分数分析,目前未受到吸收性污染,检验样品属于绿色植物。(6)延安市政府,吴起、志丹地方政府已经对区域石油类污染给予了高度重视,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关法规和监督措施,环保部门从石油勘探开发初期就已经对流域环境状况进行了检测,具备一定数量的检测报告,区域石油类污染问题基本在环保部门掌控之中。石油相关企业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各采油场环保措施逐渐完善,部分环保设施较为先进,使得流域污染得到一定程度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