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海藻作为潮间带的定生植物,在近岸水域中发挥着初级生产者的重要作用。然而,有关紫外辐射(UVR)与其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本文研究了经济海藻龙须菜与常见绿藻石莼对阳光UVR响应的生物学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养殖区原位实验发现,在温度和光强较低的3月,龙须菜的生长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温度和光强较高的4月,藻体在1.0m深处生长得最好。叶绿素a(Chla)和藻红蛋白(PE)的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紫外吸收物质MAAs的含量则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该结果显示了水中UVR随深度变化与龙须菜生长与色素含量的关系。通过滤除UV-B或UV-B+UV-A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发现,UVR影响藻体的同光合产量和生长。从UV-A与UV-B的作用来看,在晴天,UV-A是抑制藻体生长的主要的因素;但在阴天,UV-B起主要的作用。在UVR较低的阴天,UV-A对光合放氧有促进作用。藻体内的紫外吸收物质MAAs含量不仅和光强有关,与光质也相关。光强越强,MAAs的积累量就越高,较高程度的UV-B对MAAs的积累也有促进作用。 石莼光化学效率在较强太阳辐射下急剧下降,在下午光强变弱时丌始恢复,显示了一个明显的同变化模式:早上和下午保持较高的水平,中午降为最低。这种光化学效率的同变动,与可见光和UVR均有关系,在中午高太阳辐射下,UV—B对藻体光化学效率的影响较大。长期实验结果显示,UVR对石莼光化学效率的影响,在实验的第二天表现为最大,随之逐渐减弱,对藻体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太阳UVR影响红藻龙须菜与绿藻石莼的光合作用,降低前者的生长,对后者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与实验季节的阳光辐射变化及强度、物种对阳光uvR的适应机制有关;另外,也可能与其它环境因子的耦合作用有关,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