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视频传输中差错控制策略的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视频技术以其生动、直观和丰富的内容更是获得人们的青睐,发展势头猛不可挡。而另一方面,其巨大的信息量也限制了它的灵活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各种视频压缩技术,比如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压缩光碟等等都是应用了视频压缩技术才得以实现,并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随着IPTV和移动视频终端的出现,以前的压缩技术在压缩率和压缩质量方面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有鉴如此,ITU-T与ISO/IEC以设计出简单有效的新一代编码技术为宗旨,以高效的压缩性能和优良的网络亲和性为目标,于2003年5月正式颁布了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264视频压缩标准。该标准作为视频压缩领域的最新标准,历来标准之集大成者,对以前视频压缩标准做了继承、改进和创新,其结果不但在压缩性能上得到显著提高,在网络亲和性方面也做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同时,信道传输中固有的噪声,H.264的高压缩率,以及开发之初针对无线环境下视频传输的应用目标等等因素,使得其压缩后码流在传输过程中的差错控制策略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在对H.264标准现有的差错控制策略做了详细介绍之后,重点针对视频传输的后处理错误检测和隐藏技术做了研究。鉴于后处理错误隐藏的前提是错误检测和定位的准确性,因此,本文在借鉴水印技术的基础上,结合H.264基于4×4块的DCT变换技术,提出了一种错误检测和定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图像相邻宏块间的空间和纹理相关性,提出一种分区的后处理错误隐藏方案。两种算法都在H.264的标准测试平台JM86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最后,本文对所研究的成果做了总结,并针对视频传输的应用前景,建议了后阶段研究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Günther)俗名塘鳢鱼、土布鱼等,隶属鲈形目,鰕虎鱼亚目,塘鳢科,是淡水底栖的小型肉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钱塘江、闽
拟指环虫病是严重危害鳗鲡的寄生虫病。由于反复感染,频繁用药,导致拟指环虫产生广泛耐药,使得鳗鲡拟指环虫病的防治成为一个棘手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鳗鲡拟指环虫生活史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