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根据心理学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关系到整个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实施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为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起始阶段,所以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特别是读好教学课本,更是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首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教学并未得到重视,很多教师仅是走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养成数学阅读的习惯。中专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阅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首先要使学生能够独立地阅读,这就要求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而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个别学生的访谈及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初次测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依据数学阅读的有关理论,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期寻找适合课堂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为中专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这是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