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交通需求的迅猛增长,电动自行车在短短一二十年的时间里高速发展,现已经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由于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致使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无序化程度相当严重,道路交通违法居高不下,交通事故隐患十分突出,不但危及市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环境和城乡文明形象,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近年来,各地政府先后尝试了多种手段进行管理整治,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立法缺失、相关标准滞后,执法管理缺乏清晰明确的法律依据,导致最终陷入管不胜管的困境。对此,笔者针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现状,结合行政法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着重从法治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围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从加强行政立法、普法、执法等方面提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是比较法。通过梳理归纳国外电动自行车管理制度,对比国内各地电动自行车管理经验做法等,比较优劣、分析趋势,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二是文献研究法。从法律书籍、互联网、报刊、档案等多种渠道全面搜集资料,从中了解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法理、依据及现状,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从而确定研究课题。三是跨学科研究法。大量阅读借鉴法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进行综合研究,并从系统的高度提出应对解决之策。四是调查法。本人结合交通管理工作实践,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开展实地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事例,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为课题研究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