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的元功能是语言的核心,它由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组成。交际者通过人际元功能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在交流中表达判断或评价,从而对他人行为实现影响,这就是三种语言功能中的人际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马丁创立发展的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扩展,是研究人际功能实现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这一理论关注的是文本/说话者表达,协商人际意义并体现意识形态的语言资源。
一直以来评价理论分析主要以一些评价性的语篇为分析对象,而忽略了对文学文本的考察。其实文学文本,作为与现实相似的语言交流,反映了文本中人与人之间人际意义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评价系统为研究者提供了对语言如何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建构人际关系进行研究的模式。在马丁的评价理论框架下,本论文对赛珍珠的《群芳亭》中主人公吴太太的话语资源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通过吴太太与丈夫吴先生、小儿子峰镆以及修士安德鲁的对话中其先后态度的变化来揭示女主人公吴太太的思想转变。
本研究表明评价资源被小说作者广泛用于态度的协商,促进人物的交流,从而揭示人物的思想转变。评价理论包含三大部分:态度,级差和介入。在这三者中,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的核心成分。根据被评价物的不同,态度系统划分为情感,裁决和鉴赏三个子系统,本论文尝试从这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对《群芳亭》中具有人际意义的语言进行层层递进的解析,进而分析人物内心思想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