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层油气藏在我国低渗透油藏中占有一定比例,其储量较为可观,但由于浅层油气藏一般增产压裂裂缝为水平缝,其渗流机理和水窜机理较垂直缝有着较大差异。目前国内外对于水平缝的研究较少,造成压裂水平缝油藏的开发尤其是注水开发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分析了压裂水平缝不同形状、不同时期的渗流机理,前期主要为裂缝向井筒的径向流及水平裂缝上下基质中垂直流入裂缝的线性流,在中后期逐步由垂直方向向水平裂缝的流动过渡到水平方向向裂缝流动,同时分析了水平缝平面形态对渗流的影响。在研究分析了水平缝渗流机理及特征的基础上对水平缝注水开发水窜的机理也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模拟出注采井油水流线,并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生产井及注水井的压裂规模、注采井距和注采层位一致性等因素对水窜的影响,评价了水平缝油藏注水开发的适应性。对于实际水平缝油藏注水区块中因渗流机理不同的前期及中后期的产量递减采用分段拟合,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对比中后期产量递减发现一层一缝的产能递减较一层多缝的产能递减快。分析了研究区块油藏总体含水率变化不大的原因,利用含水恢复的方法使水平缝的油藏总体含水率变化特征类似于垂直缝油藏,从而达到在该油藏使用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油藏未来动态的目的。对比水平缝和垂直缝油藏水窜井含水率变化特征,发现水平缝油藏存在水窜井见水之后含水率上升迅速、易暴性水淹的特征,并从水平缝和垂直缝空间特征上分析其原因。利用实际研究区块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模拟运算分析了水平缝水窜影响因素。发现研究区块低渗透水平缝油藏适合生产井大规模压裂、注水井不压裂、井距100m、反九点井网注水较为合理;当注采比达到1.3时水平缝油藏将保持较好的地层压力及产量;转注井因存在压裂裂缝原因会使水窜速度大大增加,因此建议水平缝油藏水窜井换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