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法西传》是由汤若望完成并编入《西洋新法历书》中介绍西方天文学的一卷著作,《历法西传》的主要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介绍西方天文学家的著作摘要和思想观点;二是简要介绍《西洋新法历书》中出现的有关西方传入的历法历源。本文分别分析介绍这两方面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历法西传》中所提及的西方天文学,并对西方传入的历法历源的重点部分进行分析,对提到的天文观测仪器、岁差、社会背景等方面有深入的探究。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历法西传》的版本、内容与成书时间。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对《历法西传》有关内容和版本问题提出新的观点,认为《历法西传》成书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是1640年左右,第二次是1656年,并详细分析了汤若望两次撰写、增补《历法西传》的种种原因,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播西学方面所做的努力,透视人物心态,了解社会背景。第二部分则是介绍《历法西传》中的西方天文学。对中古时期西方天文学详细介绍,分析了各时期的人物及其著作,探究了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现汤若望提及这些人物的目的,并分析了其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历法西传》中提及的中西天文学的观测仪器浑仪、浑盖、日晷三种,汤若望试图通过介绍西方传入的天文测量仪器,表明西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而此时中国天文仪器在世界属于领先水平,所以汤若望选择性的阐释了他的主要观点。第四部分通过《历法西传》中的内容,分析比较了中西方对岁差的不同理解和各自观点,首先介绍了中国岁差的由来和观点,再与西方岁差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第五部分从汤若望撰写《历法西传》的意图、汤若望《历法西传》中的天文学观点、中西天文学之争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进一步探讨分析明清时期天文学的传播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