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耶夫在其《论法国国是纲要》中近乎教义般地展示了其拉丁帝国构想,这一构想经由时间的推移演化为今天的欧洲联盟。在篇幅不大的文字中,科耶夫展示了惊人了历史洞察力,更是在其后来的顾问生涯中展示了现代哲人看似寻常,却实际上奠基于对古今之争以及当今世界状况的深刻理解之上的诸多思考。本文则试图揭示支撑这一战略构想的主要古代哲学理论与现代哲学理论之间的纠葛与交融。科耶夫的拉丁帝国理念与其本人的哲学观、国家观以及他对国际政治格局的理解紧密相关。本文对科耶夫的《论法国国是纲要》做了三重简要的分析,结合科耶夫本人的经历,包括学术的和人生的,以及政治的,梳理出哲学与国家、人生、战略以及国际格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藉此管窥科耶夫所表征的另类哲人的时代意义。文章分为五个部分:导言,借助折衷一词的古今变异,详解标题中“折衷”一词的含义,框定科耶夫的拉丁帝国理念所涉及的问题域。第一章,哲人之舞。主要探讨了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顺便展示哲人科耶夫对自身人生与学问方式的另类选择。第二章,法权。通过对科耶夫法权思想的厘清,展示拉丁帝国理念的法权哲学基础。(1)把握科耶夫对黑格尔的关键性重述,理解其普遍均质国家观与建立文化纽带联盟的基础;(2)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中的基本问题解读,理解其法国的大陆主导权构想的哲学基础。第三章,拉丁帝国理念的国家学说基础。从施特劳斯、施米特、科耶夫三者的哲学争执入手,理解哲学与大战略之间的隐秘联系。第四章,对全文的简要总结并指出其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