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ET-1和CGRP的影响作用的研究,进一步探讨针灸有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从而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尼莫地平组),D组(电针治疗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ACO)制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完成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不做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尼莫地平组在造膜成功后采取尼莫地平肌肉注射。治疗7天后处死大鼠取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大鼠血清ET-1和CGRP进行检测。
结果:从各组大鼠的症状表现观察,针刺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模型组,但与尼莫地平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在造模后模型组ET-1较空白组升高(P<0.01),CGRP较空白组组降低(P<0.01),治疗后,尼莫地平组与电针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ET-1含量均较治疗之前低;CGRP在治疗后是含量均有所升高。
结论:电针治疗能使大鼠血清中ET-1的含量显著降低,而CGRP的含量明显升高,使内皮素的缩血管功能减弱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舒血管功能加强,从而改善脑血流及时恢复再灌注,减少自由基的聚集,减轻兴奋性神经毒性,使两者回到正常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