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导管插管和器官移植等新技术的开展,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院内感染真菌中占首位,且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由于临床上高效安全的抗真菌药物数目较少,因此念珠菌感染给以上人群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胃肠道念珠菌感染仅次于下呼吸道占第二位,以白念珠菌最多,推测机体免疫力低下、慢性胃肠道疾病常常是寄生于胃肠道的白念珠菌感染的诱因,且胃肠道念珠菌感染常为系统播散性念珠菌感染的一个入侵门户。 目的:已有多篇文章报道通过口服白念珠菌后取小鼠肠道组织匀浆进行真菌培养、然后再菌落计数,发现用白念珠菌口服或灌胃的方法均能发现白念珠菌在小鼠胃肠道定植,证明作为条件致病菌的白念珠菌可在小鼠胃肠道粘附。根据临床上免疫力低下及胃溃疡病人易出现消化道念珠菌病推测,免疫力低下及消化道溃疡可能给定植于胃肠道的白念珠菌以大量繁殖和侵入胃肠道粘膜创造了条件。通过降低小鼠免疫力并给小鼠胃肠道造成溃疡,然后用白念珠菌灌胃建立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后胃组织病理学表现,将能解释为什么临床上免疫力低下病人及胃溃疡病人易出现消化道念珠菌病;并能评估胃肠道白念珠菌在免疫力低下病人及胃溃疡病人胃肠道损害中的地位;还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其感染方式、致病机理、药物筛选及开发奠定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将昆明小鼠110只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Ⅰ(30只)给予浓度5.5×1012白念珠菌菌悬液0.5ml灌胃后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喂养;对照组Ⅱ(40只)腹腔内注射浓度40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ml/g(体重),并用0.3%冰醋酸溶液0.5ml灌胃后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喂养;模型组(40只)腹腔内注射浓度40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ml/g(体重),并用0.3%冰醋酸溶液0.5ml灌胃,2小时后给予浓度5.5×1012白念珠菌菌悬液0.5ml灌胃,然后在标准饲养条件下喂养。2小时后取对照组Ⅱ小鼠3只断颈处死、剖腹,沿胃长轴剪开胃壁,观察胃外观及溃疡情况,并剪取胃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常规HE染色)。于第10天将三组存活小鼠断颈处死,观察胃外观及溃疡情况,取胃组织置于含一滴10%KHO溶液的载玻片上,放入60℃电热恒温水温箱中溶解10分钟做真菌镜检、并剪取胃组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同时取所有真菌镜检阳性胃组织经念珠菌显色培养基30℃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用模型组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的真菌镜检、组织HE染色阳性率(在组织真菌镜检或HE染色中发现菌丝为阳性)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 结果: 1.对照组Ⅱ小鼠分别于实验第二、三天、五天各死亡1只,模型组小鼠于实验第三天死亡1只,四天死亡2只,六天死亡1只。 2.对照组Ⅱ中3只灌胃2小时后的小鼠胃均出现肉眼可见溃疡。 3.对照组Ⅰ有4只小鼠胃组织真菌镜检见少量菌丝,组织病理HE染色30只小鼠均未见孢子及菌丝;对照组Ⅱ存活的34只小鼠胃组织真菌镜检及组织病理HE染色均未见孢子及菌丝;模型组存活的36只小鼠中有33只胃组织真菌镜检发现念珠菌孢子、芽生孢子、假菌丝及大量成团菌丝,33只真菌镜检阳性的小鼠中,有28只胃组织病理HE染色在胃粘膜表面脓疡中及粘膜浅层见大量芽生孢子、假菌丝及菌丝,模型组存活的36只小鼠中,真菌镜检阴性的3只小鼠胃的组织病理HE染色未见孢子及菌丝。对照组II及模型组组织病理HE染色均发现胃粘膜组织水肿,部份结构紊乱及坏死;所有真菌镜检阳性胃组织经念珠菌显色培养基30℃培养48小时均生长出绿色酵母样菌落。 4 统计学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Ⅰ真菌镜检阳性率比较x2=40.763,模型组与对照组Ⅰ组织病理HE染色阳性率比较x2=40.526;模型组与对照组Ⅱ真菌镜检阳性率比较x2=58.964,模型组与对照组Ⅱ组织病理HE染色阳性率比较x2=44.074。 结论: 1.给小鼠腹腔内注射浓度40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ml/g(体重),并用0.3%冰醋酸溶液0.5ml灌胃,2小时后造成小鼠胃肉眼可见溃疡。 2.模型组与对照组Ⅰ、对照组Ⅱ的真菌镜检、组织HE染色阳性率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说明模型组比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率明显增高。证明给小鼠腹腔内注射浓度40mg/ml的环磷酰胺溶液0.02ml/g(体重),使小鼠免疫力下降,并用0.3%冰醋酸溶液0.5ml灌胃2小时后造成小鼠胃溃疡,2小时后给予浓度5.5×1012白念珠菌菌悬液0.5ml灌胃可用来制作小鼠胃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 3.对照组Ⅱ及模型组持续胃溃疡、水肿外观无明显差异,因此白念珠菌在小鼠胃损害中有无加重损害程度及对胃损害的的愈合有无不良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 4.本实验提示在机体免疫力低下,胃溃疡时可能诱发胃白念珠菌病。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越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密不可分的两大模块,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阅读和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语文阅读对学生终生发展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首先,明确阅读能力在语文中的比重,明确阅读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其次,分析高中语文阅读中现存的问题,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最后,就现有问题提出有效策略,着手改变现状。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方法;课程背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课堂中,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微课因其简短、有效的教学视频被应用在课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相关的微课视频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教学内容。在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与课堂进行有效结合,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发挥微课的作用,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大的积极性。在导入的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微课对课程有大致的了解,帮助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育部门对当下各学科的未来发展都有了新的要求和想法,尤其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迫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和创新。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教学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合理地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创造。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师生交流,更需要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
目的:1.了解Pin1与CyclinD1在皮肤黑素瘤肿瘤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2.研究Pin1与CyclinD1在皮肤黑素瘤中的表达与临床间联系。方法:1.通过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省皮皮肤病性病防治院诊断的原发性皮肤黑素瘤,为了保证组化结果的准确性,设置了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并且临床资料齐全的石蜡组织标本共18例。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了解Pin1与Cyc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