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如火如荼,已经和新加坡、东京并称为亚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随着中国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内地自己的金融中心也成为必然的趋势。由于上海有着悠久的金融历史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是当时远东乃至亚太地区声名显赫的国际金融中心,加之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金融突飞猛进,人们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上海,让其肩负起重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重任。   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述评,总结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形成因素——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其次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际各主要金融中心及其所在经济体的经济、金融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分析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及其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总结了香港、上海与各大金融中心相比存在的差距以及相对优势。实证部分,通过分析比较香港、上海与伦敦、纽约的金融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和平均劳动报酬等,深化研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形势与问题。根据目前的发展形势,提出了香港和上海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二者在未来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的定位和分工,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碳封存是在当前条件下快速将大气中CO2浓度控制在450 mg/L以下的一种重要减排方式 我国已经开展了多项示范项目,但当前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并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主要从信息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开始,在经历了三十年时间后,我国经济又走到一个关键性的时刻,农村的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渐成共识,而作为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即土地问题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一决定对于当前我国推进新一轮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土地经营权流转基本概念入手,提出了财税
中国健身行业在现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宏观环境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这个行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早在1995年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