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U7355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是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对城镇体系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颇为丰富。本文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西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状况,明确了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了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预测近期和远期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对西北地区城镇体系进行了构建和完善。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为: 1.总结归纳国外、国内城镇体系研究方法,分析区域城镇体系的理论基础。构建西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的理论模式应为:基于点-轴开发理论的“都市圈/城镇群-经济带”模式。 2.回顾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演变历史,对城镇发展条件进行分析评价。运用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分析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定性描述了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特征。 3.用回归分析法预测西北地区近期和远期人口和城市化水平,提出西北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重点培育具有“龙头”联动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五大省会都市圈,带动内部中小城市发展;促进中等城市升级,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城镇体系网络化发展,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4.构建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次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地区次中心城市、县级市和重点县城、一般县城、一般镇等七级城镇体系;利用优势产业完善职能结构;以西陇海-兰新线为主轴、包兰-兰青线为副轴的非对称“X”型分布格局,重点发展3大城市经济区和15个城镇群。 5.提出今后城镇体系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注重大城市集约化的内涵发展;按地区所处工业化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城市化战略;改善城市环境,发展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优先,控制规定不宜发展的地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完善产业结构;五省区联合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加快辽宁省高新区发展是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辽宁省高新区发展将面临经济全球化、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高新区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压力增大,植被破坏日益加剧,使土壤侵蚀现象日益严重,影响区逐渐扩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环境和灾害问题,被列为制约人类发展的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政府管理、企业决策及社会经济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管理与发布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建立数据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
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发展及经济水平的诸多限制,人们大多侧重于物质消费,鲜少关注文化消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和消费市场的日新月异、繁荣昌盛,文化消费逐渐主流化
新课程改革十几年以来,"训练"已经淡出小学写作教学的视野,加之写作知识遭受"淡化"的冷遇,以致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发展失去基础性支撑和必要的通道。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小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