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经济、社会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应急准备作为贯穿应急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核心任务,开展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十分必要。本文从国内外应急准备能力现状分析出发,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工作、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模型的建立工作及具体的实证分析,具体成果如下:(1)采用“情景-任务-能力”的技术方法,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情景构建和情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任务和能力进行科学划分,最终形成应急准备能力框架。(2)基于突发事件基础风险水平,构建了包含定性评估指标、定量评估指标和基础风险水平指标在内的三重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体系,其中定性评估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65个三级指标构成;定量评估指标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基础风险水平由包含亿元GDP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在内的11个指标组成。(3)结合专家调查法与AHP层次分析法,汇总分析13位专家意见,计算应急准备能力定性定量指标权重,借鉴ISRS理论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的评分标准。(4)采用秩和比法从基础风险的分布、基础风险的分类和典型地区突发事件基础风险年变化对我国突发事件基础风险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了基础风险水平和地区经济水平及地理位置存在一定关系。(5)在明确不同地区基础风险水平的前提下,选择H省C市为例,开展了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模型的实证分析,并就评估结果给出相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