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目的在于运用药灸罐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药灸罐联合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的优势,为药灸罐的推广提供临床依据。
本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以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灸罐疗法联合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8周,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同时监测安全性指标,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在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皮损严重程度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②在接受治疗前,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血瘀型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的皮疹颜色、皮疹浸润度、瘙痒程度和舌下络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药灸罐疗法能够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的中医症状。
③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愈:治疗组12例,对照组4例;显效:治疗组为11例,对照组为7例;有效:治疗组6例,对照组为10例;无效:治疗组1例,对照组9例。临床疗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表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取得一定效果,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④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采用药灸罐治疗后,出现2例患者治疗部位局部红肿伴有瘙痒不适症状,未予治疗,症状自行消退,临床未中断观察。
上述结果提示:①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与中药口服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均有效,且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优于中药口服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②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本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以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灸罐疗法联合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8周,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同时监测安全性指标,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①两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在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皮损严重程度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②在接受治疗前,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血瘀型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治疗组的皮疹颜色、皮疹浸润度、瘙痒程度和舌下络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药灸罐疗法能够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患者的中医症状。
③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愈:治疗组12例,对照组4例;显效:治疗组为11例,对照组为7例;有效:治疗组6例,对照组为10例;无效:治疗组1例,对照组9例。临床疗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性意义(P<0.05),表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取得一定效果,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④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采用药灸罐治疗后,出现2例患者治疗部位局部红肿伴有瘙痒不适症状,未予治疗,症状自行消退,临床未中断观察。
上述结果提示:①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与中药口服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均有效,且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优于中药口服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用;②药灸罐联合中药口服及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型)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