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26a通过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介导帕金森病突触核蛋白病变与多巴胺神经元退变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banana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DAPK1)是一种分布广泛的丝氨酸/苏氨酸(Ser/Thr)激酶,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卒中发生发展,但DAPK1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目的】探究DAPK1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分子机理。【方法】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DAPK1和其他蛋白的变化。用Q-PCR和FISH分析相关miRNA的表达。采用转棒、旷场和爬杆行为学实验来评价运动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和filter trap评价突触核蛋白病变。注射相关病毒在体内调控DAPK1的表达。采用转基因小鼠杂交得到多巴胺神经元特异性敲除DAPK1小鼠。采用多肽探索治疗新策略。【结果】我们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DAPK1上调。C/EBPα转录因子缺失导致的miR-26a的下调,导致DAPK1转录后水平上调。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DAPK1上调与神经元突触核蛋白病变呈正相关。miR-26a的下调或者DAPK1的上调可以导致野生型小鼠出现突触核蛋白病变、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与此相反,通过将DAT-cre小鼠与DAPK1-KDloxp/loxp小鼠杂交,在多巴胺神经元中敲除DAPK1,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MPTP模型小鼠的症状。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DAPK1通过直接磷酸化α-synuclein的Ser129位点诱导帕金森样表型。与此相一致的是在MPTP模型小鼠中使用一种细胞膜通透的竞争性多肽阻断α-synuclein的磷酸化,可以改善突触核蛋白病变、多巴胺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结论】miR-26a/DAPK1信号通路在帕金森病的分子和细胞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前对泛函微分方程波形松弛方法的研究,集中于收敛性.众所周知不稳定的近似方法没有意义,然而罕见关于泛函微分方程松弛方法稳定性的研究工作.首先给出了泛函微分方程波形松
研究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功能异常(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以及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A)能神经元死亡为特征的神经退
人脸识别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传统BP算法虽然具有自学习、自适应以及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并且在人脸图像识别准确率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算法具有收敛缓慢、训练过程振荡、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缺点。针对传统BP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PCA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采用PCA算法提取图像的主要特征,并结合一种新的权值调整方法改进BP算法进行图像分类识别。仿真实验表明,通过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城际公路等多类交通道路建设的发展,路面养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针对现有路面养护检测设备昂贵、维护难以及路面特征不突出等问题,本课题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路面特征采集及分析系统。通过编译基于GO语言的Tensorflow框架,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实现路面特征检测板载化系统;通过预测国际平整度指标,实现对路面平整度等级评定;利用改进的单帧多框检测(Single Shot Multi
以卫矛属6种植物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对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与抗旱性相关的7个指标:外观形态、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过氧
自从向量走进高中数学的课堂,由于向量是近几年高中数学的新添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备课难,学生学习起来也是感到十分困难、头痛。但有些老师却觉得向量是应对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