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十九世纪初就已踏上西行之旅,被译介往海外。“红学”早已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而成为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纵观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它经历了由滥觞、发展到兴盛三个阶段。英语世界的红学研究由于其异质文化语境,明显区别于国内红学。英语红学不热衷于作者家世探佚、版本源流考证等非文学因素,而更多地将《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置身于西方文艺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与阐释,属于典型的文学批评范畴。《红楼梦》细腻生动地塑造了众多美好的女性形象,不少人认为它是一部关于女性的故事,在英语世界它也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萌芽的超越时代的小说,因此,英语世界中不少论著都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来分析和阐释《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学领域的成果,旨在揭露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建立女性自我意识,要求以一种女性视觉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的行为进行猛烈批判。本文首先对英语世界不同时期关于《红楼梦》女性形象的论著进行了一个历时性梳理,分析了在西方女性主义视野下英语世界对这些女性形象的阐释,包括早期浅显的解读、女性悲剧形象的分析以及后来在女性主义批评指导下的女性阅读、雌雄同体、女性反抗精神和女性优势等视角。接着,本文归纳分析了英语世界对《红楼梦》一书中女性形象的误读。部分英语世界的论著解读红楼女性时落入了类型化的窠臼,如把王熙凤简单地定义为泼妇,对于某些女性的解读过于片面,还呈现出滥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现象。最后,本文探讨了这些误读背后的原因。一是由于教育背景、文化和语言等障碍,西方学者缺乏对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的系统性了解;二是西方人的自我优越感,让其潜意识里会保持西方在道德和文化上的权威地位从而贬低中国女性和中国文化;三是对西方文艺理论的生搬硬套,造成了他们牵强附会的分析与阐释。通过这些对英语世界关于《红楼梦》女性形象研究的历时性梳理与归纳分析,本文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红学研究的范畴,同时,通过分析世界红学研究的视界和方法,以期为国内红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