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以来,中国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进入单边升值状态,中国经济进入黄金十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全面开放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自由化也进一步加强,全球金融经济步入一体化时代,热钱大规模进入中国进行套利、套汇和套价。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了2013年,2013年以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从经济的持续低迷、人民币汇率不再维持单边升值、股市泡沫破碎,房地长泡沫膨胀以及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美国经济逐渐进入复苏,2014年10月美国退出持续六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中美利差倒挂开始缩小。在这变化的金融经济环境中,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总量持续下跌,这些都表明热钱在中国的流动也在变化着,由过去的单向流入转为流出,并且流出规模巨大,这些都给我国金融市场和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热钱流动规模以及影响热钱流动的因素。本文从热钱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热钱的基本特征以及热钱流动的基本理论。从热钱流动渠道、流出的潜在原因以及流出潜在风险概括出我国热钱流出的基本情况。本文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分别对热钱规模进行测算,得出热钱在2013年以后处于流出趋势,确定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的样本时间段。本文实证选取的模型是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变量有热钱流出规模、中美利率差、人民币汇率、上证综合指数和北京上海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平均值构成,分别进行了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最后本文从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加强热钱流动监管、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市场监测机制和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资本账户的管理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来防范热钱流出的潜在风险。本文的研究结果,中美利率差、人民币汇率、上证综合指数和北京上海新建住宅价格指数平均值的波动均对热钱流出规模的波动有单向Granger原因,即这四个变量的波动会影响热钱流出规模的波动。热钱流出规模的波动将近50%由自身解释,其余分别由其四个变量解释,其中热钱受到资本市场影响比较大。本文的创新点是基于一个新的全球金融和经济背景,从金融市场上套利、套汇和套价三个因素对热钱流出的影响做了全面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