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精液常温保存技术在猪人工授精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精液稀释剂的质量决定精液的常温保存效果。在采精和稀释过程中,常常会因外界环境或操作疏忽使猪精液受到某些微生物的污染,而精液稀释液中恰恰含有丰富的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大量的微生物会对精液品质造成影响。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常规方法是在稀释剂中添加抗生素。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缺乏科学的抗生素添加方案,使得抗生素不断被滥用,导致病原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探究了一种新型的营养素型杀菌消毒药物——蛋氨酸碘在精液中的抑菌效果。首先进行蛋氨酸碘的体外杀菌试验,然后鉴定猪鲜精中的细菌种类,接着探究蛋氨酸碘对猪精液中细菌及精液品质的影响,最后比较蛋氨酸碘与常规抗生素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以期为蛋氨酸碘可替代抗生素作为精液稀释剂中的一种新型抗菌剂提供有力依据,同时为我国精液稀释剂自主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蛋氨酸碘对大肠杆菌作用时,高浓度组(1:5000)作用1 min杀菌率可达100%;中浓度组(1:10000)作用10 min杀菌率为100%;低浓度组(1:20000)作用10 min杀菌率为81.71%。对沙门氏菌作用时,高浓度组(1:5000)作用1 min杀菌率可达100%;中浓度组(1:10000)作用5 min杀菌率为100%;低浓度组(1:20000)作用10 min杀菌率为89.3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时,高浓度组(1:5000)作用5 min杀菌率可达100%;中浓度组(1:10000)作用10 min杀菌率为100%;低浓度组(1:20000)作用10 min杀菌率为78.39%。因此,高浓度组(1:5000)和中浓度组(1:10000)可以达到杀菌目的,而低浓度组(1:20000)达不到杀菌目的。2.猪鲜精中主要含有7类细菌,分别是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占62.21%,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占11.71%,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占8.64%,普氏菌属(Prevotella)占8.55%,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占4.45%,拟杆菌属(Bacteroides)占2.38%,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占1.83%。3.在猪精液稀释液中添加0~400?L/L蛋氨酸碘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杀菌效果越好。但是,蛋氨酸碘的添加量在200、400?L/L时,精液保存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量在25、50、100?L/L时随着蛋氨酸碘浓度的增加精液的保存效果越好,并且添加100?L/L蛋氨酸碘时保存效果最佳,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添加100μL/L蛋氨酸碘可有效抑制精液中细菌的生长,并且可有效提高精液的常温保存效果。4.精液保存1~6 d时,蛋氨酸碘组精子活率总体上高于磺胺组,在保存5、6 d时差异显著(P<0.05);保存1~6 d时,磺胺组精子活率高于青霉素组,在保存3、6 d时差异显著(P<0.05)。精液保存1、2 d时,蛋氨酸碘组精子质膜完整率低于磺胺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保存3~6 d时,蛋氨酸碘组精子质膜完整率高于磺胺组,在保存5、6 d时差异显著(P<0.05);保存1~6 d时,磺胺组精子质膜完整率高于青霉素组,在保存4、5、6 d时差异均显著(P<0.05)。精液保存2、3 d时,蛋氨酸碘组精子顶体完整率低于磺胺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保存1、4、5、6 d时,蛋氨酸碘组精子顶体完整率高于磺胺组,在保存5、6 d时差异显著(P<0.05);保存2~6 d时,磺胺组精子顶体完整率高于青霉素组,在保存3、5、6 d时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蛋氨酸碘对精液保存效果最佳,磺胺次之,青霉素较差。